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初刻拍案惊奇(精装典藏本) > 卷三十王大使威行部下李参军冤报生前

卷三十王大使威行部下李参军冤报生前

往来,每每掠夺里人的财帛,以充己用。时常驰马腰弓,往还太行道上,每日走过百来里路,遇着单身客人,便劫了财物归家。一日,遇着一个少年,手执皮鞭,赶着一个骏骡,骡背负着两个大袋。某见他沉重,随了他一路走去,到一个山坳之处,左右岩崖万仞。彼时日色将晚,前无行人,就把他尽力一推,推落崖下,不知死活。因急赶了他这头骏骡,到了下处,解开囊来一看,内有缯缣百余匹。自此家事得以稍赡。自念所行非谊,因折弓弃矢,闭门读书,再不敢为非。遂

出仕至此官位。从那时算至今岁,凡二十六年了。昨蒙君侯台旨,召侍王公之宴,初召时,就有些心惊肉颤,不知其由。自料道决无他事,不敢推辞。及到席间,灯下一见王公之貌,正是我向时推在崖下的少年,相貌一毫不异。一拜之后,心中悚惕,魂魄俱无。晓得冤业见在面前了,自然死在目下,只消延颈待刃,还有甚别的说话来?幸得君侯知我甚深,不敢自讳。而今再无可逃,敢以身后为托,不便吾暴露尸骸,足矣。”言毕大哭。太守也不觉惨然。欲要救解,又无门路。又想道:“既是有此冤业,恐怕到底难逃。”似信不信的,且看怎么?

太守叫人悄地打听,副大使起身了来报,再伺候有什么动静,快来回话。太守怀着一肚子鬼胎,正不知葫芦里卖出甚么药来,还替李参军希冀道:“或者酒醒起来,忘记了便好。”须臾之间,报说副大使睡醒了。即叫了左右进去,不知有何分付。太守叫再去探听,只见士真刚起身来,便问道:“昨夜李某,今在何处?”左右道:“蒙副大使发在郡狱。”士真便怒道:“这贼还在,快枭他首来!”左右不敢稽迟,来禀太守,早已有探事的人飞报过了。太守大惊失色,叹道:“虽是他冤业,却是我昨日不合举荐出来,害了他也!”好生不忍,没计奈何。只得任凭左右到狱中斩了李参军之首。正是:

阎王注定三更死,并不留人到四更。

眼见得李参军做了一世名流,今日死于非命。左右取了李参军之头,来士真跟前献上取验。士真反复把他的头看了又看,哈哈大笑,喝叫:“拿了去!”

士真梳洗已毕,太守进来参见,心里虽有此事恍惚,却装做不以为意的坦然模样,又请他到自家郡斋赴宴。逢迎之礼,一发小心了。士真大喜,比昨日之情,更加款洽。太守几番要问他,嗫嚅数次,不敢轻易开口。直到见他欢喜头上,太守先起请罪道:“有句说话,斗胆要请教副大使。副大使恕某之罪,不嫌唐突,方敢启口。”士真道:“使君相待甚厚,我与使君相与甚欢,有话尽情直说,不必拘忌。”太守道:“某本不才,幸得备员,叨守一郡。副大使车驾枉临,下察弊政,宽不加罪,恩同天地了。昨日副大使酒间,命某召他客助饮。某属郡僻小,实无佳宾可以奉欢宴者。某愚不揣事,私道李某善能饮酒,故请命召之。不想李某愚戆,不习礼法,触忤了副大使,实系某之大罪。今副大使既已诛了李某,李某已伏其罪,不必说了。但某心愚鄙,窃有所未晓。敢此上问:不知李某罪起于何处?愿得副大使明白数他的过误,使某心下洞然,且用诫将来之人,晓得奉上的礼法,不致舛错,实为万幸。”士真笑道:“李某也无罪过,但吾一见了他,便忿然激动吾心,就有杀之之意。今既杀了,心方释然,连吾也不知所以然的缘故。使君但放心吃酒罢,再不必提起他了。”宴罢,士真欢然致谢而行,又到别郡去了。来这一番,单单只结果得一个李参军。

太守得他去了,如释重负,背上也轻松了好些。只可惜无端害了李参军,没处说得苦。太守记着狱中之言,密地访问王士真的年纪,恰恰正是二十六岁,方知太行山少年被杀之年,士真已生于王家了。真是冤家路窄,今日一命讨了一命。那心上事只有李参军知道,连讨命的做了事,也不省得。不要说旁看的人,那里得知这些缘故?太守嗟叹怪异,坐卧不安了几日。因念他平日交契的分上,又是举他陪客,致害了他,只得自出家财,厚葬了李参军。常把此段因果劝人,教人不可行不义之事。有诗为证:

冤债原从隔世深,相逢便起杀人心。改头换面犹相报,何况容颜俨在今?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