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东京梦华录(精装插图本) > 饮食果子

饮食果子

凡店内卖下酒厨子,谓之“茶饭量酒博士”。至店中小儿子,皆通谓之“大伯”。更有街坊妇人,腰系青花布手巾,绾危髻,为酒客换汤斟酒,俗谓之“焌糟”。更有百姓入酒肆,见子弟少年辈饮酒,近前小心供过使令,买物命妓,取送钱物之类,谓之“闲汉”。又有向前换汤斟酒歌唱,或献果子香药之类,客散得钱,谓之“厮波”。又有下等**,不呼自来,筵前歌唱,临时以些小钱物赠之而去,谓之“札客”,亦谓之“打酒坐”。

又有卖药或果实、萝卜之类,不问酒客买与不买,散与坐客,然后得钱,谓之“撒暂”。如此处处有之。唯州桥炭张家、乳酪张家,不放前项人入店,亦不卖下酒,唯以好淹藏菜蔬,卖一色好酒。所谓茶饭者,乃百味羹、头羹、新法鹌子羹、三脆羹、二色腰子、虾蕈、鸡蕈、浑炮等羹,旋索粉、玉棋子、群仙羹、假河钝、白渫齑①、货鳜鱼、假元鱼、决明兜子、决明汤齑、肉醋托胎衬肠、沙鱼两熟、紫苏鱼、假蛤蜊、白肉、夹面子茸割肉、胡饼、汤骨头、乳炊羊、羊、闹厅羊、角炙腰子、鹅鸭排蒸、荔枝腰子、还元腰子、烧臆子、入炉细项、莲花鸭签、酒炙肚胘、虚汁垂丝羊头、入炉羊、羊头签、鹅鸭签、鸡签、盘兔、炒兔、葱泼兔、假野狐、金丝肚羹、石肚羹、假炙獐、煎鹌子、生炒肺、炒蛤蜊、炒蟹、炸蟹、洗手蟹之类,逐时旋行索唤,不许一味有阙,或别呼索变造下酒,亦即时供应。又有外来托卖炙鸡、爊鸭②、羊脚子

、点羊头、脆筋巴子、姜虾、酒蟹、獐巴、鹿脯、从食蒸作、海鲜时果、旋切莴苣生菜、西京笋。

又有小儿子,着白虔布衫,青花手巾,挟白磁缸子,卖辣菜。又有托小盘卖干果子,乃旋炒银杏、栗子、河北鹅梨、梨条、梨干、梨肉、胶枣、枣圈、桃圈、核桃、肉牙枣、海红、嘉庆子③、林檎旋④、乌李、李子旋、樱桃煎、西京雪梨、夫梨、甘棠梨、凤栖梨、镇府浊梨、河阴石榴、河阳查子、查条、沙苑榅桲、回马孛萄⑤、西川乳糖、狮子糖、霜蜂儿、橄榄、温柑、绵枨金橘、龙眼、荔枝、召白藕、甘蔗、漉梨、林檎干、枝头干、芭蕉干、人面子⑥、巴览子⑦、榛子、榧子⑧、虾具之类。诸般蜜煎香药、果子罐子、党梅、柿膏儿、香药、小元儿、小腊茶、鹏沙元之类。更外卖软羊诸色包子、猪羊荷包、烧肉干脯、玉板、鲊⑨、鲊片酱之类。其余小酒店,亦卖下酒,如煎鱼、鸭子、炒鸡免、煎燠肉、梅汁、血羹、粉羹之类,每分不过十五钱。诸酒店必有厅院,廊庑掩映,排列小子,吊窗花竹,各垂帘幕,命妓歌笑,各得稳便。

[注释]

①白渫齑:原本中作“渫”,应是“煠”字,即油炸的“炸”字。②爊(āo)鸭:“爊”即煨烤之意,爊鸭,疑即是烤鸭。洪迈《夷坚志·丁志》卷四有“王立爊鸭”条,《夷坚志·丙志》卷九有“李吉爊鸡”条,当即是烤鸭、烤鸡的意思。③嘉庆子:即李子的一种。程大昌《演繁露》卷十五云:“东都嘉庆坊有李树,其

实甘鲜,为京城之美,故称嘉庆李。今人但言嘉庆子。”④林檎:水果名,即沙果,也叫花红、来禽、文林郎果。或谓此果味甜,果林能招来众禽,故有林檎、来禽之名。⑤孛萄:即葡萄。回马是地名,回马孛萄即是回马所产的葡萄。⑥人面子:产于中国南方的一种水果。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三十三云:“人面子:《草木状》云,出南海,树似含桃,子如桃实无味,以蜜渍可食。其核正如人面可玩。”⑦巴览子:又称巴榄子,古代从西域引进的一种水果。朱弁《曲洧旧闻》卷四云:“巴榄子如杏核,色白,褊而尖长,来自西番。比年近畿人种之亦生,树似樱桃,枝小而极低。”⑧榧(fěi)子:“榧”即“棐”,一种树木,其果实可食。李时珍《本草纲目》引陶弘景语云,榧实出东阳诸郡。⑨鲊犭巴:或叫把鲊,北宋时京师流行的一种鱼制食品。周辉《清波别志》卷下云:“京师东华门何吴二家造鱼鲊,十数脔作一把,号把鲊,著闻天下。文士有为赋诗,夸为真味。”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云:“更有鲊犭巴铺兼货生熟肉,且如鲜鲊名件最多。”

[译文]

凡是酒店内卖下酒菜的厨师,叫做“茶饭量酒博士”。到店里用餐的年轻小伙儿,都称他们为“大伯”。还有街坊里的中年妇女,腰里系着青花布手巾,头上绾着高高的发髻,在酒店里为客人们换汤斟酒,世俗将她们称为“焌糟”。还有普通百姓进入酒店,看见有年轻的子弟在这里饮酒,就上前去

小心地侍候着,听候客人们的使唤,给他们买东西、召唤**,或做些为他们取送钱物之类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