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内前州桥之东,临汴河大街,曰相国寺。有桥平正,如州桥,与保康门相对。桥西贾家瓠羹,孙好手馒头,近南即保康门潘家黄耆圆①。延宁宫禁女道士观,人罕得入。街西保康门瓦子。东去沿城皆客店,南方官员商贾兵级,皆于此安泊。近东四圣观、袜袎巷。以东城角定力院②,内有朱梁高祖御容③。出保康门外,新建三尸庙④、德安公庙。南至横街,西去通御街,曰麦稍巷⑤口。以南太学东门、
水柜街余家染店。以南街东法云寺。又西去横街张驸马宅。寺南佑神观后门。
[注释]
①圆:即“丸”字。黄耆圆,大概是卖丸药的药店。②定力院:五代时就已存在的皇家寺院。廖莹中《江行杂录》记载,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回军汴京时,其母杜太夫人正在定力院设斋礼佛。李濂《汴京遗迹志》卷十一云:“定力院在蔡河东水门之北,元末兵毁。”③朱梁高祖:即五代后梁太祖朱温。御容,皇帝
的画像。朱温的画像是五代时著名画师王霭所绘。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三云:“王霭,京师人,工画佛道人物,长写貌。五代间以画闻。……今定力院太祖御容、梁祖真像,皆霭笔也。”④三尸庙:供奉三尸神之庙。清周城《宋东京考》卷十六云:“三尸庙在保康门外,祀三尸神也。始建未详,后废。按修真家言,凡人身中有三尸神,常以庚申日,乘人寐时,将本人罪过奏闻上帝,减其禄命。上尸
名彭踞,中尸名彭踬,下尸名彭,每遇庚申日守夜不寐,则三尸不得上奏。”⑤麦稍巷:即麦秸巷。“稍”是“稭(秸)”字之误。
[译文]
皇宫大内前面的州桥的东面,临汴河的一条大街,往东不远就是相国寺。相国寺前有座桥,和州桥一样平整,南面正对着保康门。桥西面有贾家瓠羹、孙好手馒头,靠近南首是保康门潘家黄耆丸店铺。这里的延宁宫女道士观,一般人很难进入。街西是保康门瓦
子,往东去顺着城墙一带都是客店,南方的官员、商人和军官人等,都在这里的客店休息。临近东头的是四圣观、袜袎巷。再往东的内城角处是定力院,院里面有梁太祖朱温的画像。出了保康门外,有新建的三尸庙、德安公庙。往南到横街,往西通向御街的是麦秸巷。麦秸巷口往南是太学东门、水柜街余家染店。再往南去的街东是法云寺。又往西去的横街是张驸马府宅。法云寺的南边是佑神观的后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