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东京梦华录(精装插图本) > 上清宫

上清宫

上清宫①在新宋门里街北,以西茆山下院。醴泉观在东水门里。观音院在旧宋门后、太庙南门。景德寺在上清宫背,寺前有桃花洞,皆妓馆。开宝寺②在旧封丘门外斜街子,内有二十四院,惟仁王院最盛。天清寺在州北清晖桥。兴德院在金水门外。长生宫在鹿家巷。显宁寺在炭场巷北边。婆台寺在陈州门里。兜率寺在红门道。地踊佛寺③在州西草场巷街南边。十方静因院④在州西油醋巷。浴室院在

第三条甜水巷。福田院在旧曹门外。报恩寺在卸盐巷。太和宫女道士在州西洪桥子大街。洞元观女道士在班楼北。瑶华宫在金水门外。万寿观在旧酸枣门外、十王宫前。

[注释]

①上清宫:又称上清储祥宫。北宋初年,宋太宗赵光义未当皇帝之前为藩王时,得宋太祖赵匡胤恩赐而建造。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二云:“上清储祥宫者,乃太宗出藩邸时艺祖所赐予而建也。”原为道教寺观,里面有

玉石三清真像。北宋时曾几次遭到火灾。②开宝寺:汴京城中一所著名寺院,旧名独居寺,北齐文宣帝天保十年(559年)创建。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年)东巡至泰山封禅,返回长安时经过此寺,改其名为封禅寺。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年),又改名为开宝寺。北宋时曾几次进行大规模的重修。③地踊佛寺:即地涌佛寺。周城《宋东京考》卷十五云:“地涌佛寺在陈州门内之南草场巷,

始建未详,元末兵毁。”④静因院:即净因院,原刊本《东京梦华录》中误作“净”为“静”。李濂《汴京遗迹志》卷十一云:“净因院在梁楼西汴河之南,元末兵毁。”

[译文]

上清宫在新宋门里大街的北边,两边是茆山下院。醴泉观在东水门里边。观音院在旧宋门后面的太庙南门处。景德寺在上清宫背后,寺前有桃花洞,里面都是妓院。开宝寺在旧封丘门外斜街子,寺里边有二十四院,其

中仁王院最为兴盛。天清寺在城北的清晖桥。兴德院在金水门外。长生宫在鹿家巷。显宁寺在炭场巷北边。婆台寺在陈州门里边。兜率寺在红门道。地踊佛寺在城西草场巷街的南边。十方净因院在城西边的油醋巷。浴室院在第三条甜水巷。福田院在旧曹门外面。报恩寺在卸盐巷。太和宫女道士观在城西边的洪桥子大街。洞元观女道士观在班楼的北边。瑶华宫在金水门外。万寿观在旧酸枣门外、十王宫前边。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