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东京梦华录(精装插图本) > 般载杂卖

般载杂卖

东京般载车①,大者曰“太平”,上有箱无盖,箱如构栏而平,板壁前出两木,长二三尺许,驾车人在中间,两手扶捉鞭②驾之,前列骡或驴二十余,前后作两行,或牛五七头拽之。车两轮与箱齐,后有两斜木脚拖。夜中间悬一铁铃,行即有声,使远来者车相避。仍于车后系骡驴二头,遇下峻险桥路,以鞭吓之,使倒坐缍车,令缓行也。可载数十石。官中车惟用驴,差小耳。其次有“平头车”,亦如“太平车”而小,两轮前出长木作辕木,梢横一木,以独牛在辕内,项负横木,人在一边,以手牵牛鼻绳驾之,酒正店多以此载酒梢桶矣。梢桶如长水桶,面安靥口,每梢三斗许,一贯五百文。又有宅眷坐车子,与平

头车大抵相似,但棕作盖,及前后有构栏门,垂帘。又有独轮车,前后两人把驾,两旁两人扶拐,前有驴拽,谓之“串车”,以不用耳子转轮也。般载竹木瓦石,但无前辕,止一人或两人推之。此车往往卖糕及糕麋之类人用,不中载物也。平盘两轮,谓之“浪子车”,唯用人拽。又有载巨石大木,只有短梯盘而无轮,谓之“痴车”,皆省人力也。又有驼骡驴驮子,或皮或竹为之,如方匾竹③,两搭背上,斛④则用布袋驮⑤之。

[注释]

①般载车:搬运货物的车辆。“般”是“搬”的通假字。②:即“绥”字,古时车前供驾车或上车时手挽的绳索。③(cuō):竹笼一类的盛物之器。④斛(dǒu):即解

与,古代两种量取粮食的容器,这里指粮食。⑤驮:原刊本作“駞”(骆驼),当是“驮”字之误。

[译文]

东京城里承办搬家或运送货物的车辆,大一些的叫做“太平车”。车上有车箱而无车盖,车箱像栏杆样但却很平整,车箱的板壁前边伸出两根直木,约二三尺长。驾车人坐在两根直木中间,两手握着长鞭和缰绳进行驾驶。车前套着骡或驴二十多头,前后分作两行,或者用五七头牛拉车。车前面的车轮和车箱一样高,后面装有两块倾斜的木脚拖。夜间在木脚拖中间悬挂一个铁铃,车子行驶时就会发出响声,这样可以使远处过来的车听见响声而相互避让。一般还在车后套两头骡子或驴子,遇着下坡或险峻

的桥梁或道路时,就挥鞭吓唬它们,让它们向后使劲倒拽车子,使车子减速慢行。这样的太平车一般可以装载数十石重的物品。官府用的太平车只用驴来拉且车要小一些。其次是“平头车”,形状和“太平车”一样,但要小一些,两个车轮前伸出两根长木作为车辕,长木的前端又横置一根长木,把一头牛套在车辕内,牛颈上背负着横木,驾车人坐在车的一边,用手牵着牛鼻绳驾车。酒店大多用这种平头车运载盛酒的梢桶。梢桶的形状很像长的水桶,桶面上安置有靥口,每个梢桶可装酒三斗左右,一桶价值一贯五百文钱。城里还有专供富贵之家的女眷乘坐的车子,和平头车的形状大抵相似,只是以棕榈做顶盖,前

后有勾栏状的上车门,门上垂着布帘。还有一种独轮车,前后有两人把驾,两旁各有一人扶拐,前面用驴拉,称为“串车”,因为它不用两边的耳子转轮,常运送竹、木、瓦、石。如果没有前面的车辕,只用一二个人在后面推,这种车往往是小贩使用的用来卖糕及卖糕麇之类的,而不用它来运送货物。还有一种是只有平盘的两轮车,叫做“浪子车”,这种车只用人拉。还有一种是运送巨石或木料,只有短梯形的车盘而无车轮的车,这叫做“痴车”,这些车都很节省人力。此外,还有用骆驼、骡或驴驮运的驮子,用皮革,或用竹子做成的如方匾、竹篓子,在牲口的背上一边搭一个,如果是粮食,就要用布袋驮运。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