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交五更,诸寺院行者打铁牌子,或木鱼,循门报晓,亦各分地分,日间求化。诸趋朝入市之人,闻此而起。诸门桥市井已开,如瓠羹店门首坐一小儿,叫“饶骨头”,间有灌肺及炒肺。酒店多点灯烛沽卖,每分不过二十文,并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其杀猪羊作坊,每人担猪羊及车子上市,动即百数。如果木亦集于朱雀
门外及州桥之西,谓之果子行。纸画儿亦在彼处,行贩不绝。其卖麦面,秤作一布袋①,谓之“一宛”;或三五秤作一宛,用太平车或驴马驮之,从城外守门入城货卖,至天明不绝。更有御街州桥至南内前②,趁朝卖药及饮食者,吟叫百端。
[注释]
①秤作一布袋:《秘册汇函》本的《东京梦华录》在这一句的“秤”字前边有一“每”字,其他版本这里
无“每”字。有无“每”字,其意思基本上是一样的。②南内前:即皇宫大内的南门外,亦即宣德门外。
[译文]
每日清晨五更时分,各个寺院的行者敲打着铁牌子或木鱼,挨家挨户地报晓,行者们报晓也都是分各自的地段的,白天则在城里化缘。那些赶早朝的官员和赶早集的人们,听见这报晓声后就立即起床。此时京城各个城门、桥头、街市都已开放
。如瓠羹店的门前坐着一个小男孩,叫“饶骨头”,其间也有卖灌肺以及炒肺的。酒店里大多点着煤油灯或蜡烛做生意,每一份酒菜加上稀粥和点心不过二十文钱。同时也有卖洗脸水及代煎汤药的,一直到天亮。那些杀猪宰羊的作坊,常常担着猪羊肉或者用推车推着来到集市上,进城卖的猪羊动辄就是数以百计。那些买卖水果的多集中在朱雀门外和州桥的西
边,叫做果子行。纸画交易也集中在那里,买卖十分兴旺,商贩络绎不绝。还有卖麦面粉的,每秤装一个布袋,叫做“一宛”;或者以三五秤作为一宛,用太平车或驴马驮运,他们通常在城门外守候,城门一开就进城兜售,到天亮还没有卖完。还有御街上从州桥到皇城的南门外这一段,那些赶早市卖药材及卖饮食的,各种不同的叫卖声混杂在一起,十分热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