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要是招募精壮,没准张贼第一次攻城,此城便破。”
“那就唯有坚守待援了。”陈士奇这话说的更无底气。
绝望的情绪在大殿中蔓延,对于在场的不少官员而言,城破之日便是殉国之时,这没什么好说的,让他们向张献忠这样的泥腿子屈膝投降,那还不如死了痛快。
‘平日袖手谈心性,临了一死报君王’,这本身就是诸多儒家大臣的心态,觉得只要自己死了,那么就大节无亏,就对得起圣人教诲,无愧于心了,然而他们却从未想过事态为何会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就好像李自成进北京,选择殉国的官员不在少数,然而有什么用?
恪守圣人之言一辈子,却成为碌碌无为的庸官,这样的官员对于社稷对于国家有何用处?
真想要舍身成仁,何不上去城墙,哪怕就是往城下跳,去砸死一两个贼兵,也比在家里面上吊强的多吧,而且更加惨烈,更能激起军民抗敌之心。
陈士奇的话也是实言,当前重庆面临的形势太简单了,要么投降,要么坚守待援,无援就等死……
投降是肯定不会投降的,瑞王不敢投,他宁愿在重庆苟活一天是一天也不愿意冒险投降,最后被张献忠咔嚓一刀,至于大臣们也都一样,这个时候的宁死不降,已经不是气节,而是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