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①既明,方读子②,撮③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④扬,文中子,及老⑤庄⑥。
【注释】
①经:是指儒家的经典。
②子:诸子百家的著作。
③撮:选择归纳。
④荀:即荀子,名况,战国著名的思想家,著有《荀子》。
⑤老:老子,姓李名耳,
字聃,春秋战国时期的人。《老子》一书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所以又称为《道德经》。
⑥庄:即庄子。战国时期人,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世称老庄。
【评析】
只有当四书和六经的要旨都明白之后,才可以读如老子、庄子、荀子等这些诸子百
家的书,但是由于诸子百家书籍太多,浩如烟海,虽然内容有很多可取之处,但并非都是正确言论,我们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选取其中对我们的德行学问有帮助的精华来读。
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有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及庄子。《荀子》一书,主张“
人性本恶”,认为人性中存有贪婪好利等本性,所以要特别注重礼节和教育,希望能通过教育的手段来引导人向善,其中的“劝学篇”是非常有名的。扬子即扬雄,汉朝成都人,著有《太玄经》《法言》二书,《太玄经》是参照易经而作,充分地诠释了“天、地
、人”的互动理念。
文中子姓王名通,著有《元经》《中说》二书。
老子和庄子是道家的开创者,其思想影响中国人数千年,老子有《道德经》传世,其中心思想是倡导无为而治、崇尚自然,历来备受统治者追捧。
庄子著《南华真经》,是一本寓言式的著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