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出行,我一心就想着快点儿到达目的地,忽略了身边的美景。直到有一次,遇到一对年老的夫妇,我才发现路上的风景也是不该错过的。
这对夫妇平均年龄75岁,结婚50年。为了让父母过个有意义的金婚,子女给两位老人报了旅行团。一路上,老人都在讲自己的故事,其他旅客也听得津津有味。
老爷子动情地说:“结婚这么多年,从来没带她看过什么风景,吃过什么美食,这是我最大的遗憾。”老太太两眼冒泪花,笑着说:“这老头子,说这些干什么。”
“要不是……哎,不说这些了。虽然现在年纪大了,但我们也应该把握最后的这几年。”老爷子继续说道。我不知道他们经历过什么,但他说的“把握”让我深有感触。他们年纪大了,说难听点儿,能活一年是一年,可他们能把握时间,趁着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多转转,这才是真正意义的旅行。
未来还很长,我们还很年轻,连年迈的人都懂得去把握现在,拥有现在,我们有什么理由去忽略现在呢?
在生活中,听过不少人说“以后,我要怎么样”“以后,我一定会怎么样”……可是,你不从现在做起,又怎么能有以后,有未来。人生这条路,看似长远却又很短暂。浪漫主义诗人珀西·比希·雪莱曾经说过:“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
自己。”无论过去你的人生是轰轰烈烈还是平平凡凡,都不重要了,况且,我们不是时光老人,可以穿梭时空;我们更不是外星人,可以预见未来。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现在!这样才能把握未来的方向盘。
英国蒙特瑞综合医科的一名学生,总是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在他的生活中,永远都是焦虑,是茫然,他还经常担心自己通不过考试,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事情。只要一睁开眼睛,他看到的都是对生活的绝望。可是,他考试并没有挂科过,更没有遇到过什么艰难的事情。
1871年春天,这位学生读了一本书,书中的话让他茅塞顿开: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风景,而是做手边清楚的事情。
这句话让他一下子找到了生活的希望,他从来不知道,生活是这么值得期待的。他开始抓住眼前的一切,让自己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后来,他创建了全世界知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成为牛津大学医学院的教授。这简直是一个人生的逆袭!在事业上,他不仅获得了最高荣誉,还被英国国王册封为爵士。
几十年后,他在耶鲁大学开了一场演讲会。在演讲中,他说道:“别人总说,我一定有一个异于常人的脑袋,不是的。熟悉我的好朋友都知道,我的脑袋再普通不过了。那么我成功的秘诀是什
么呢?我认为是因为我活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里’。”
“‘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里’是什么意思呢?”有学生举手提问。
他笑笑继续说道:“人生好比是一艘海轮,当然,人生要比海轮精美得多。这艘海轮的航程有多远?我不知道,也许每个人的航程都不一样,如果你活得久的话。在这里,我要劝告各位的是,你们要学着去控制好舵,这才是活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里’确保安全的最好方法。此外,你们还需要明白,要把昨日关在门外,让未来走在今天。”
难道说,他的意思是我们不应该为明天而努力?绝对不是这样。他要说的是,为明天准备的最好办法,就是要把握今天,把今天做得尽善尽美。
在他死后,后人用长达1460页的两卷书,记录了他的一生。
这个人到底是谁呢?他就是威廉·奥斯勒。
活在今天或许是很多人时常挂在嘴边安慰自己的话,但它也是最经典的至理名言。也许,你现在还不觉得它的重要性,但总有一天,你会幡然醒悟,好好抓住今天的一切。
人,可以去为过去活着,也可以为今天活着,但却不可以为未来活着。至于未来是什么,未来要准备些什么,未来会把你怎么样,这些都是到了眼前才会知道的东西。
俗话说得好:“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在生
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就是明明计划得详略得当,却因为一件小事情或外在因素搅乱了计划,然后又不得不重新安排计划。此时,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我们是不是想太多了?曾经在某本书里看到一句话:“一个人只有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情,才能做好更多的事情。”如果一直不能将精力集中在一件事上,那就很难将这件事情做好。
某天,一个寺庙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