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你努力的样子真好看 > 爱情可遇而不可求,事业是长久的

爱情可遇而不可求,事业是长久的

如果可以选择,相信每个人都想谋生亦谋爱,以体面的工作在这个浮躁的尘世中安身立命,以温暖的爱情在深夜的街角许自己一份安定的未来。但似乎从来没有哪个时代,女人比以往更加抗拒爱情。

年前,我在微博看到一份关于男女恋爱观的报告,其中有一个问题,要求参与调研的用户在爱情与事业之间选出更重要的那一个。大部分年轻人认为与爱情相比,事业更加重要,其中女性用户占比约为55%。遗憾的是,这个项目并没有继续就女性选择事业的原因展开调研。

我想,这或许与年轻女性群体对婚姻的心理安全感在逐渐降低不无关系。

“我会成为一位富有的老姑娘,只有穷困潦倒的老姑娘,才会成为大家的笑柄。”电影《爱玛》中的台词已经成为无数姑娘的金句。

的确,一份良好的事业可以确保女性经济独立,在经济独立的前提下,姑娘们可以自己赚钱买名牌包包、交房租,甚至付房子首付,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体面。但遗憾的是,看起来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的现代女性对爱情的态度日渐理性,却仍然有许多人会因为爱情而迷失青春

所谓理性,只是徒有其表、掩藏在理性下面的,是无数颗被爱情狠狠伤害过的心。时光是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存在,每一天,每一个人都公平地获得生命赐予自身的24个小时。年轻的时光太珍贵,我们不能把时间浪费在伤春悲秋上;时光的脚步一往无前,我们更要坚信,美好的未来总会到来,而遗忘,也是必然会发生的一件事情。

戴安娜王妃与查尔斯王子的婚姻开始于一场风风光光的世纪婚礼。婚礼上,坐在嘉宾席第六排的,是王子钟爱的女人卡米拉。

对待婚姻,卡米拉的态度非常明确,她曾拒绝查尔斯王子的求婚,她说:“我嫁给你的那一日,便是我们之间爱情的忌日。”与精明的卡米拉相比,当时的戴安娜王妃显然有一种年轻女性特有的单纯。

说起来,戴安娜并不像她的儿媳凯特王妃一样完全出身于平民。斯潘塞家族早在15世纪便跻身英国贵族,与英国王室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戴安娜有机会出入白金汉宫、肯辛顿宫和威斯敏斯特宫。查尔斯对她的第一印象是:“这个16岁的小姑娘活泼有趣,怪招人爱的。”单纯、平凡

、乖巧,身材微胖并且有些不自信,无疑,她是他需要的王妃,也仅仅是需要而已。

成长在单亲家庭中的戴安娜,对爱有着异于常人的渴望。查尔斯王子的需求,使戴安娜真的以为灰姑娘的爱情故事在她身上上演了。但这份婚姻并没有让她得到幸福,因为卡米拉的存在,戴安娜异常痛苦。她以为是自己不够优秀,为了得到爱情,她努力减肥,尽力学习王室礼仪,让自己变得时髦而优雅。可是,爱情是一场青春的豪赌,优秀,固然可以吸引男人的目光,但爱情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能否赢得男人的爱,从来不是优秀与否能够左右的。她做了足够多的努力,甚至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先后五次自杀未遂,仍然不能求得爱情。

爱情让她备感孤独。她需要长久的安全感,也敢于给予长久的爱。如果努力能够换来长久,那么长久的,一定是可以被自己牢牢掌控的事业。在经历一次次的失望后,戴安娜终于明白“唯有事业才不会背叛努力”的道理。她走进群众,投身于慈善事业,热情地拥抱麻风患者、受**待者和艾滋病人,“国际反地雷运动”先

后获得60多个国家、上千个团体的加入,也离不开她的支持。

慈善事业给予了戴安娜巨大的力量,人们见证着她从一个土气的丑小鸭蜕变成优雅高贵的白天鹅。她善良、勇敢、独立,倔强而体面地用事业赋予自己长久的安全感。她让我们看到,就算得不到爱情,女**可以因为拥有一份事业而好好地活下去。或许“王妃”是她一生都逃不开的枷锁,但她已经凭借自己的力量,走出了爱情的迷途。

美国前“第一夫人”艾莉诺·罗斯福说:“一个人阐释人生观的最佳方式不是语言,而是他做出的选择。天长日久,我们刻画着命运,也刻画着我们自己,终其一生,直至死亡。”

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女人最幸福的一生是事业不断攀升的一生。爱情可遇而不可求,我们可能遇见王子,但并不一定被王子爱上,而一份良好的事业则可以让我们摆脱贫穷。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说贫穷的气味是不好闻的,就像一间位于楼房底层、门窗通向狭窄不通风的天井的房间,就像不经常换洗的衣服那样,一定会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