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节以后,就到了职场的“跳槽季”。人们跳槽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怀才不遇,或者对薪资待遇不满意,等等,其中有一种原因,叫“个人原因”。
做了许多年HR的朋友,对“个人原因”的跳槽者有着独到的分析,她说以这类理由跳槽的人多半不清楚自己在职场中的优势,盲目地和团队中其他成员比较,认为自己在学历、经验等方面都不如别人,不具备核心竞争力,从而导致自己无法很好地融入团队,进而因为工作而失落,甚至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不能很好地融入团队,并不是说跳槽者不具备与某个职位相匹配的工作能力,而是跳槽者无法接受在团队中被忽视的感觉。事实上,不论在工作团队中,还是在生活中,都有许多比我们更为优秀的人。可是,就算是一只职场菜鸟,也一定具备自己独特的优势。如果不能发现并发挥自己的优势,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应当去做的事情,即使换了一个新的环境重新
开始,往往也会因为同样的原因再度跳槽。
提起蔡依林,便绕不开周杰伦。刚刚出道的时候,她以略带青涩的性感形象“斩杀”无数少年,获封“少男杀手”,此后,她的每一步,都被笼罩在周杰伦的光环下。2005年,蔡依林离开周杰伦,发行专辑《J-game》。
这张被定位为转型之作的专辑,虽然让她赚得盆满钵满,却并没有获得预期的好评,很多粉丝认为离开了周杰伦,她的歌便不再值得被期待。当时,蔡依林的处境确实很尴尬,在形象上,她渐渐褪去了出道时期的青涩,“少男杀手”的光环已经不再;而在作品方面,没有人比周杰伦与她更有默契,失去了周杰伦,就算她的唱功不容置疑,歌也会少了几分辨识度。
娱乐圈新人辈出,如果不努力,就只能被湮没。在外界的嘘声中,蔡依林清楚地知道,她没有退路,与其和别人去比较,不如找到并发挥自己的优势,成就自我,自信地蜕变成一只
美丽的花蝴蝶。
那些年,蔡依林几乎全年无休。不再是“少男杀手”,就尽情尝试各种另类造型。《美杜莎》中,妖娆的蛇缠绕着她的发,乍看之下有些惊悚,却演绎出了美杜莎悲情的一面;《特务J》中,身穿黑色绑带紧身衣的她有一种张扬的性感,凌厉又娇美的眼神分明在说:“我,就是我自己。”
同时,蔡依林也开启了“拼命三娘”的模式,努力提升自己的辨识度。《舞娘》专辑,她开始练习无重力旋转彩带舞,也曾疼到泪流满面,但在她的坚持下,最终成就了MV中的惊艳亮相,成为粉丝心中不折不扣的“舞娘”。
这只是开始。接下来,是我们都知道的芭蕾舞、钢管舞、吊环和鞍马。为了完成这些高难度的动作,她在刷牙时都保持一字马的姿势。或许与专业舞者或者体操运动员相比,蔡依林的动作并不完美,但她就是她。她从不与别人比较,没有天赋,就拼命努力,找到一点自己的优势,就尽情
挥洒汗水,一路拼搏。
如今,蔡依林已经是粉丝眼中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歌坛天后”。
在职场中,我常常见到一些姑娘,明明可以做好许多事情,却总认为自己不行。“这件事情我不行,她比我更擅长做沟通工作,我还是不要做了”“这个项目我不行,她比我经验丰富,我还是不要硬撑了”……她们看起来积极努力,不论是对工作,还是对生活,都充满着热情。但努力是一件纯粹的事情,如果总和别人比较,便永远无法成为自己、成就自我。
壮志未酬心未死的暮年人并不少,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的老人无疑是其中令人震撼的形象之一。他可以被毁灭,但只要活着,就要做自己。不羡慕别人的成就,也不因自己不如别人而自卑。别人的好与不好,仿佛都与他无关。就算老人经过艰辛搏斗只能空手而归,他也不是一个失败者。
不与他人比较,我们就可以自如地生活、尽情地努力。生活从来就不
只是诗与远方,好的坏的都逃不掉。与其羡慕别人的优秀,不如将羡慕转化为让自己努力的动力。
有人天生有一副动听的歌喉,却因为老师一句“她比你唱得好听”而模仿别人,从此束缚了自己灵动的声音;有的女孩对数字格外敏感,在数学考试中屡屡拔得头筹,却因为同学一句“数学是男孩子擅长的领域,女孩子永远比不过男孩子”而放弃对数学的喜爱……
你要相信,你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你的形象、气质、才华、能力都是万中无一、独一无二的。任何人的优秀都是在平凡的开始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