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这个世界,终不会辜负努力的人 > 人生总是一段一段的

人生总是一段一段的

子里掏零食。但她已经忘了,这些吃的是我上次看她,买给她的。

奶奶对我宠爱,却不溺爱,她知道人必须有主心骨,不能作恶。她用自己的言行教育着我如何做一个好人。

她用行动告诉我学无止境,即使年纪大了,也要学习,去尝试接受新鲜事物,去调整自己的固化思想。奶奶没读过什么书,小时候上了几天学,后来家里条件不允许就辍学了。在她看来,人生中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不识字。所以就算看电视,她也在学汉字,慢慢地居然学会了很多字,有时还能写起来。80岁的耄耋老人,来到北京,为了和大家沟通顺畅就学起了普通话,听着听着,甚至能说几句标准的普通话。

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抓娃娃、第一次吃冰激凌、第一次用手机视频、第一次穿学士服照相、第一次陪我走毕业红毯、第一次看杨澜本人,奶奶用自己的生活告诉我,人生只有学习和努力才是永恒的主题。

“我们是贫农,成分好。”奶奶总这样说,但这也意味着改革开放后的起点低。奶奶是不服输的人,嫁给爷爷,就在泥土房外加了一圈泥墙,这也算有了场院。在工地挣工分,把家里的房子翻盖成砖瓦房,没钱买砖,就自己烧,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康之家。

一次变故,家中一贫如洗,全家连一块钱都拿不出来。面对12口人嗷嗷待哺,这样的人生境遇,如果是我,可能早已崩溃。但坚强的性格让她明白,她不能乱。借钱开始养鸡,每天跑到城里卖鸡蛋挣钱养家。就这样,最艰难的日子熬过去了,生活慢慢好起来,又新盖了一院砖瓦房。

这样的“好日子”没过上几天,家中再遇波折,当所有人都快撑不住的时候,奶奶收拾好自己的情绪第一个站出来说,“不要乱”,就又重新开始种地卖菜补贴家用。而当日子越来越好时,爷爷的突然离去,却让她内疚不

已,总说自己没有照顾好爷爷。可我们都明白,奶奶比谁都要爱护爷爷。

奶奶的一生不易,没有一刻的清闲,“人生就是一段一段地活着”,这是奶奶的人生智慧,起初我不太懂,现在慢慢懂了。一段一段的人生告诉我遇事“不要乱”,心态保持平和。人生就像爬楼梯,漫长的平台期才是常态,向上“爬”必然是艰难的,但向后一看,已经走了很远。跨越的那一瞬间就意味着进入人生新的一段。

爷爷逝世快10年了,在我印象里,他是一个永远在低头做事、不善言辞的人,你若是在他做木工的时候和他聊天,他只会抬起头来憨憨一笑,又继续低头做工。所以,同辈人都喊他“憨子”。

爷爷爱抽烟,却从不抽好烟,一包3块钱的蝴蝶泉就能让他开心一天。在最后几年,爷爷因为抽烟咳嗽得越来越厉害,我们老说,让他少抽点,他只会哼哼几声继续抽着。有时候说急了,爷爷就用最低沉的声音生气地说:“我知道我自己的身体!”

以至于后来,奶奶只能说“呛到别人了”,想以此来阻止他抽烟。这时的爷爷从不辩驳,只是默默地,右手拿烟、左手提着小马扎,独自一人去院子里抽了。这个背影在我脑海中久久不忘,那烟雾缭绕中的爷爷,从来不会回头听大家在聊什么,仿佛人生的苦难已经够他品味的了。

人们说,教你识字的人也会教你做人,我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就是爷爷教的。小时候我没有名字,家人叫我“小孩”,因为上学必须有名字,奶奶就临时起了“李泽鹏”,希望我能出人头地给家里争光。名字起好了,但我还不会写,这时候,爷爷主动请缨教我写名字。

他从工具箱里找出了一支小铅笔头-那是他平时做木工画线用的笔,又从窗台上找到了废烟盒,撕开之后,用他那满是老茧的手折了两下,又摸平,这才一笔一画地开始写那三个不太好写的字。

爷爷小学毕业,但已经是他们这一辈的知识分子了。这么多年没有握笔,他显然生疏了,一笔一画,边写边想,写完一个字就左看右看,确认无误后,嘟囔一句:“对,是这样”,然后才接着写

。我跟着他一笔一画写起来,可等姑姑回家一看,三个字错了俩。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指正伤害了他,从此我不再记得爷爷提笔。爷爷教给我写名字,也教会我做人要本分、低调、有尊严,人可以不是最优秀的,但必须把自己手里的事做优秀。

年轻时候的爷爷没有那么脆弱,事情失败了也不怕,从头再来就是了。他搞了一套照相设备-海鸥相机、暗箱、定影水,自己拍照、自己洗照片。因为都是自己摸索,照片洗出来总像是鬼打墙,但他不在乎,洗了四五次总能洗出一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