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契丹被看作“异教徒”,代表着汉化了的蒙古社会。与他们相反的是,花剌子模(今希瓦)的沙赫们代表着***突厥社会,尤其是在1157年塞尔柱人桑贾尔去世后没有继承人的那段时期。伊朗东部还欠缺一位君主。事实上,在桑贾尔的时代,呼罗珊原本就是一个无政府之地,统治着呼罗珊的乌古斯首领们自1153年意外赢得胜利之后就我行我素,根本不理会桑贾尔的统治权,只是间或承认过花剌子模沙赫们的宗主权。
花剌子模沙赫阿尔斯兰去世(1172年)后,他的两个儿子塔喀什和苏丹·沙赫争夺王位。失败了的塔喀什逃到喀喇契丹,寻求避难。这个时候喀喇契丹的军国大权掌握在皇后耶律普速完①手里。为了赶走苏丹·沙赫,从而帮助塔喀什复位,耶律普速完派自己的丈夫率军进攻花剌子模。她的丈夫完成了任务(1172年12月)。然而,尽管塔喀什承认喀喇契丹人帮他夺取了王位,但当喀喇契丹人提出强征贡赋的苛刻条件时,他毫不犹豫地立即起来反抗,于是喀喇契丹人又转而扶植他的兄弟苏丹·沙赫来对付他。虽然契丹人没能使苏丹·沙赫夺回花剌子模的王位,但他们借了一支军队给他。借助于这支军队的力量,苏丹·沙赫出征呼罗珊(他于1118年攻占了梅尔夫、萨拉赫斯与图斯城)。自此,呼罗珊一直处于苏丹·沙赫的统治之下,直到1193年他去世。苏丹·沙赫去世后,整个呼罗珊落入了塔喀什手里,并被塔喀什重新并入了花剌子模的版图(1193年)。
塔喀什入主呼罗珊之后,就转向了下一个入侵目标伊拉克阿只迷。前面提到过,伊拉克阿只迷
是末代塞尔柱苏丹吐格利尔三世的王室所在地。1194年3月19日,发生在拉伊附近的一场战争具有决定性意义,塔喀什在这一战中打败并杀死了吐格利尔三世。塔喀什的胜利结束了塞尔柱人在波斯的统治,而且伊拉克阿只迷连同拉伊以及哈马丹都被花剌子模沙赫收入囊中。
塔喀什去世后,他的儿子阿拉丁·摩诃末继位(1200年-1220年在位)。阿拉丁·摩诃末使花剌子模的国力达到了鼎盛,在他统治期间,花剌子模国成为中亚的主要帝国。他的第一次行动是从古尔王朝②手里夺取阿富汗地区。
正当摩诃末之前的两代沙赫在阿姆河下游创建花剌子模帝国时,在阿富汗境内,有另一支强大的***势力正在崛起。那个时候,阿富汗和印度的旁遮普都是***伽色尼王室的领地。大约在1150年,苏里阿富汗人中的一个氏族起兵反抗位于赫拉特与巴米扬之间的古尔山区的伽色尼王朝的苏丹们。同年,古尔王朝的首领贾汉·索兹入侵伽色尼王朝的都城加兹尼,但直到1173年,贾汉·索兹的继承者吉雅斯丁才长久地占据了这座都城。伽色尼王朝的苏丹们逃到旁遮普的拉合尔避难,阿富汗地区落入了古尔王朝手中。在古尔王朝著名的谢哈布丁·摩诃末统治期间(1163年-1206年在位),古尔帝国发动了一次极具影响力的向东的扩张。在受到另一个也叫摩诃末的花剌子模沙赫攻击的时候,谢哈布丁·摩诃末已经废黜了伽色尼王朝的末代统治者们,吞并了旁遮普(11**年),又从印度王公们手里夺取了恒河流域的控制权(1192年-1203年)。
这两个同叫摩诃末
的统治者之间发生的第一次战斗,战场在阿姆河畔,结果古尔王朝获胜,他们接着又前去侵略花剌子模本土(1204年)。花剌子模沙赫摩诃末向他的宗主,也就是喀喇契丹的古儿汗求援,古儿汗派塔延古·塔拉兹和另一个封臣,即撒马尔罕的喀喇汗王子乌斯曼·伊本·易卜拉欣一起率兵前去援救。在这些援军的帮助下,幸运的花剌子模沙赫终于在赫托拉斯普打败了古尔人,并把他们赶出了花剌子模(1204年)。喀喇契丹人紧咬住古尔王朝的摩诃末不放,终于在巴尔赫以西的安德克霍给了他致命的一击(1204年9月-10月)。这次胜利说明,花剌子模与古尔相比,占有绝对优势。然而,直到古尔王朝的摩诃末死后(1206年3月13日),花剌子模的摩诃末才从古尔人手里夺取了赫拉特和古尔山区(1206年12月)。1215年,花剌子模沙赫夺取加兹尼城,完成了对阿富汗地区的掌控。
花剌子模的摩诃末认为,自己能够战胜古尔人,主要得益于他的宗主、喀喇契丹的古儿汗的帮助。不过,他对宗主的感激之情并没有持续多久。当权力到达顶峰之后,这位***的君主(因为大约在这个时候他采用了苏丹的称号)与伊朗三分之二地区的君主一样,无法再容忍继续附庸于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