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洲东北部的一大片地区,生活着通古斯人。他们占据着中国东北(这里有满族、达斡尔族、朝鲜族、玛尼基尔族、比拉尔族以及金人),俄罗斯沿海地区(奥罗奇人的聚居地),叶尼塞河中游东岸,西伯利亚地区的中通古斯卡河流域和下通古斯卡河流域(聚居着叶尼塞人和恰波吉尔人),奥罗楚恩人居住的维季姆地区(位于勒拿河与石勒喀河之间),鄂霍次克海周边的地区(从黑龙江到堪察加半岛附近,这里生活着基列人、萨马吉尔人、奥尔恰人、涅格达人、拉列基尔人、伊卡基尔人、拉穆特人、乌楚尔人,还有其他一些人群)。长期以来,人们都相信这些民族曾在古代远东地区的历史上发挥过作用,然而事实正好相反,从中世纪初期直到12世纪之前,他们都没什么作为,唯一的例外是有一个通古斯部落在7世纪末建立了渤海国。渤海国一直持续到了926年,它的疆域包括整个中国东北和高丽的最北端,构成渤海国的一部分人群是高丽移民,他们将文化传给了这些靺鞨族通古斯人。渤海国代表着通古斯人所建立的第一个文明的政治实体,都城设在忽汗城,位于松花江支流牡
丹江畔的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市)以南。前面提到过,926年时,渤海国被契丹(蒙古人中的一支)征服者阿保机所灭。
通古斯人第一次进入主流历史,是因为女真人的崛起,通古斯女真各部居住在乌苏里江流域的山林中,这片山林穿过了后来的“满洲”东北部,直达俄罗斯沿海地区。12世纪最初的几年里,这些女真人在一位精力充沛的将领完颜阿骨打(1113年-1123年在位)的带领下,征服了契丹境内的满洲、察哈尔和华北地区(1122年),又从宋朝手里夺取了长江以北几乎所有的省份,建立起通古斯人的第一个帝国,也就是金国。金国的都城之一是北京,存在的时间是1122年至1234年,最后被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人灭掉。中国的史料里记载
了女真人的勇武,最后一批女真人正是凭借着这种精神顽强地与成吉思汗和他的儿子窝阔台争夺着每一寸土地,正因为如此,他们最终的失败被推迟了将近25年。而蒙古将军们则往往对女真人的这种绝望的英雄主义和忠诚充满了钦佩。
元朝灭亡之后,女真人(不久后他们将被称作“满族人”)在明朝初期时的聚集地还处
于松花江和日本海之间,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明朝的宗主权。这时的女真人也像他们11世纪时的祖先一样,生活在森林里,靠渔猎为生,与主流文化隔绝。1599年,这群女真人中出了一位杰出的首领努尔哈赤,他重新统一了七个女真部落,并于1606年建立起极具历史意义的满族人的王国。皇室家族的第一个大本营是牡丹江河源处的鄂多哩(吉林敦化县内古城),位于后来的宁古塔附近;但在此之前,努尔哈赤早已居住在更靠南的沈阳东北方向的长春,这里有努尔哈赤四代祖先的墓地。直到当时,满族各部使用的仍然是源于表意汉字的古代女真文,他们把这种文字的形成归功于12世纪的金国,不过这种古汉字式的女真文字还不足以完全表达通古斯的音素。大约在1599年时,努尔哈赤统治下的满族人对源于古回鹘字的蒙古字母做了一些改进,然后使用这种字母。
万历皇帝(1573年-1620年在位)统治时期,明朝逐渐衰落,努尔哈赤发现了这一点,他于1616年正式称汗。接着,努尔哈赤开始了一系列入侵中原的活动:1621年至1622年,夺取了边境重镇盛京,并于1625年把这里定为都城;1622年,占领辽阳;1624年,接受蒙古科尔沁部(游牧于兴安岭以东和松花江拐弯处以西的地区)的归顺。1626年9月30日,努尔哈赤去世时,后金在他的治理下已经成为一个有着良好的军事组织的稳固的国家。
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1627年-1**3年在位)①继续了父亲的事业。
就在满族人逐步实现统一时,蒙古人却在破坏内部尚存的统一。察哈尔汗林丹(1604年-1634年在位)成为东蒙古人的大汗,他试图保持对其他部落的宗主权,遭到鄂尔多斯部和土默特部的反抗,他希望树立霸主地位的愿望落空。在喀喇沁和阿巴噶两部的援助下,鄂尔多斯部首领额璘臣济农家族于1627年打败林丹汗。虽然都是蒙古人,鄂尔多斯部和土默特部却不愿意服从于同族的察哈尔汗,转而投奔满族君主皇太极。满族人攻打林丹汗,他被迫逃往西藏,最终于1634年在西藏去世。后来,察哈尔部也归顺于皇太极,皇太极允许林丹家族继续做察哈尔部的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