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天涯剑客断肠人 > 第1章 侠义桥上说书

第1章 侠义桥上说书

苏州自古是一座大城市,城中的繁华热闹,是别处不可比拟的。如今苏州城中最出名的地方不是名满天下的酒楼饭店,不是花钱如流水的赌场烟馆,也不是艳冠四海的青楼舞场,而是坐落在城西的侠义桥。这座桥以前不叫侠义桥,其中有一个悲壮的故事,但事隔多年,大多数人已经不记得那个故事了。如今天下太平气象,侠义桥倒是另有一番风味。

这天清晨,阳光暖暖,清风徐徐,百花盛开,四处景色不胜收。如今大家赌场去的厌了,酒楼的酒喝的没劲了,别的地方也玩耍得腻了,于是大家纷纷跑到侠义桥旁边听一个老头子说书。

只见侠义桥上铺着一块大地毯,地毯上面是一张木桌。那木桌很是陈旧,但一尘不染,擦的甚是干净。木桌前面站着一个老者,他六十余岁,两鬓斑白,脸上尽是憔悴之色。但见他动作缓慢,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只是目光炯炯有神,令人生起敬畏之心。

这老者不是别人,正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说书先生王一通。他虽然丝毫不会武功,但靠着一张铁嘴走遍天下,闯下很大一个名声。江湖上混的人,都会给他三分面子。

王一通不说三国水浒,也不说妖魔鬼怪,也不说朝廷军政,他那一张铁嘴只讲江湖上发生的传奇故事。因为江湖上的故事不仅真实,更处处惊险,比其他的故事更要有趣的多。王一通在侠义桥上说书已经有一年时间,因为他说书趣味横生,与众不同,所以倍受大家敬爱。许多人千里迢迢的赶到苏州,也只不过是为了听王一通说一段书罢了。

这几天王一通正话说天下武林大势,列举江湖英雄,当真精彩之极。因此,场下听众特别多。听众中有山野村夫,有大商巨贾,有市井流氓,也有朝廷命官,更有武林侠客、大盗小偷,总之是三教五流,乱七八糟,人数之多不可胜数。正是不同层次,不同地位,不同身份的人都聚集在这里,更衬托了说书先生王一通的人格魅力。

等了良久,王一通面色悠然,竟还没有说书。侠义桥的听众渐感诧异,不禁喧哗起来。众人虽然窃窃私议,但没有一个人情愿离开。又过了好一会儿,王一通抬头一看天色,知道时间不早,这才清了清嗓子,准备说书。

王一通有一个脾气,就是喜欢在接近中午的时候说书。

只见王一通伸出双手,做了一个手势,场下的观众立时安静下来。这时,除了大家的呼吸声和河中的流水声,再也听不到其他的声音。

王一通身子一挺,拿起木板在桌子上重重一拍,只听‘啪”的一声轻响,这才朗声说道:“话说当今江湖,武林门派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高手强者更是层出不穷,数百年中都不能比拟。不过,当今武林正派高手虽多,但真正练到登峰造极也不就三个人而已。第一位是黄海派掌门人淡元老人,第二位是少林方丈长心大师。他们两人的武功早已经到了至高无上的境界,放眼天下,似乎找不到和他们相提并论的高手。但是有一个人例外,那人就是紫林庄庄主汤鸣。”说到这里他长长的叹了口起,似乎说到了伤心的往事。

一会儿,又道:“淡元老人亦正亦邪,是一个极为古怪的人物。他十多年不出江湖,只怕早就谢世人间,就算他尚在人间,只怕也不会过问江湖中的俗事,而少林寺方丈长心大师,上一个月为了救关外大侠苗芝卫的性命,已经耗尽元气,终身不能再使用武功。长心大师舍己救人,心胸之大自然是无人能及,但他武功全失,却是少林寺乃至整个武林的一大损失!”

“淡元老人不知所踪,长心大师武功全失,他们都不会出现江湖。所以,当今武林正道的希望,全寄托在平阳紫林庄的少庄主汤鸣的身上。这汤鸣年少有为,六岁时就开始练武功。他最喜欢使用的兵器是长剑,而且人不离剑,剑不离人。他的剑法当世无双无对,在四年前就博得天下第一剑客的尊号。”

“汤鸣的祖父原是朝廷大官,一直遭人排挤,后来被别人寻了过罪名,抄家贬为庶民。汤一鸣的父亲汤文究也是个很有抱负的人,他不仅文采过人,还学会一身武艺,竟是一个文武全才。可是他早年夭折,并没有很大的作为。文究公逝世以后,便把自己精心制造的紫林庄留给自己的儿子。汤鸣十六岁接管紫林庄之时,已经练成了独步天下的武功。至于他师承来历,到今天还是一个谜。有人说他得到南海仙人的指点,有人说他无意中拾到一本武林秘籍,有人说他是一百年前的武

林至尊返老还童,到后来,江湖中关于他的传说越来越多,越来越离奇,这让大家看不清他的真面目。”

“汤鸣今年虽然只有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