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时间一闪而过。
荣国府,荣禧堂。
等人都到齐了,贾母迫不及待地说道:“珍哥儿,打听到什么了。”贾珍清了清嗓子回道:“如今宫里正是缺人手的时候,虽然是当个女史什么的,但我已打听到,二十岁往下是为将来做后宫妃嫔做准备的,要是能得恩宠,将来贵不可言呐,我们家看来符合的就只有元春妹妹了,这等机会不可错过啊,老祖宗。”
贾珍说完,荣禧堂里众人的脸色都发生了变化,自家人知自家事,都是靠着祖宗余荫过日子的人,对贾家现在的情况多少有点清楚,那就是贾家从贾敬这一代已经断了层。下一代又太小,只有贾珍和贾珠两个成年的,昔日四王八公的香火也有不少渐渐没落了,若是能像贾珍说的那样,贾府又可以多一座靠山,这富贵也能延续些时日。
贾家现在在官场上基本没有什么声音,贾政那个官是赏赐的,清水衙门一个。不然能有那么多时间待在家里和一群清客胡诌。现在和贾家有关系的就只有贾母女婿巡盐御史林如海,王夫人的哥哥京营节度使王子腾。
荣国府世袭一等将军贾赦听完贾珍的话后,脸色一喜对贾母说道:“就这样决定吧,母亲,机不可失,要不是迎春那丫头上不得台面,年纪又小了点,不然和她姐姐倒能做个伴。”贾赦对这些侄女女儿什么的,都不在乎,反正将来都是赔钱货,要是有点价值也算不白养了。
一旁的王夫人脸色有点难看,内心一顿挣扎,她就一个亲身女儿啊,元春又极其懂事。虽然她刚才听到贾珍的话也有点心动,想着如果女儿真的成了贵人,那自己两个儿子也能有个庇护,哥哥王子腾说不定也能更进一步,那自己在府上的地位岂不是水涨船高,到那时就算没有爵位……
听完贾珍的话后,贾母的心思一下子活跃起来,元春什么样的,贾母带在身边养大的最清楚不过。虽然她也很疼爱元春这个孙女,但和贾家相比,还是后者更重要,贾家这些年慢慢地由荣转衰,贾母作为贾府最高掌权者最是感受深刻,如今能有这么一个机会,自然要把握住。
不过她到底偏爱二房,望着下方脸色各异的贾政夫妇,开口道:“你们怎么看呢,元春这丫头是你们亲生的,无论是作为孙女,女儿,还是长姐,都是极好的,如今也到了年纪,若是入宫将来能成事,你们做父母的脸上也有光。”
贾政脸上有些迟疑,刚才他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如果他答应贾母将元春送入宫,他就会永远失去这个女儿。于是沉吟了下开口道:“母亲别急,今日珠儿也该回来了,周瑞已经去接人,不如问下他这个做长兄的意见,这些时日我看他长进不少,也比以往更像一个长兄,如今也在考取功名,这府里的事他也该参与进来才是。”
王夫人此时也回过神来,点点头表示赞成贾政的意见,王夫人对这个大儿子还是非常满意的,毕竟同辈的贾琏和贾珍什么样大家都有目共睹。
此时贾赦和贾珍正在眼神交流,听完贾政的话后,贾赦忙道:“母亲,这可不比以往,那宫里头能说上话的,在义忠亲王犯事之后,就没几个了,将来要是有个。”
“住嘴”,贾赦还没说完,就被贾母怒气满满地打断了,然后接着说道:“还不是养了你们这些不孝的孽障,没一个爷们中用的,祖宗的家业到你们手里成这样了还有脸说。”
说完又难过起来,因为心里也知道贾赦说的是真话,宫里那位老太妃也不知还能坚持多久,何况现在又是新帝。送元春进宫确实是件好事,将来要是成了贵人,贾家又能和天家重新搭上关系。
在旁察言观色的贾珍见状忙劝道:“老祖宗说的是,都是孙儿们没能为,可大老爷说的也对啊,如今别说宫里,就连当初开国四王八公那些人家,也有不少渐渐没了来往。”
贾母又怎能不知,只觉得她为这些儿孙操碎了心,摆了摆手有些疲惫道:“不必多说了,珠儿难得是个肯上进的,想来他也能明白我的苦心,何况这是他亲妹妹,成了好事还能少了他的好处不成。”
贾赦和贾珍见贾母基本确实下来,也不言语了,他们连自己的儿子都随意打骂,何况元春又不是他们的亲女儿亲妹妹,自然都不怎么在乎。
送元春去宫里要是能成事,和当今陛下搭上关系,他们作为宁荣二府的爵位拥有者也能有不少好处,要是不成,他们也没什么损失,对此,自然是极力促进元春进宫。
至于贾珠,贾赦这个世袭一等将军和贾珍这个世袭三等爵威烈将军根本没放心上,别说贾珠还没中举,就算中了,他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