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时间,太子府内,太医提了药箱来给太史尉换药,这时,门口的侍卫突然来报:“回禀太子,梁王求见!”
“梁王?”
太史尉一挑眉,看来,风纤云说服他了!
“快快有请!”太史尉急忙一边穿衣,一边向客厅走去。
身后太医急声劝道:“太子,不可用力过猛,不可大幅度走动,不可……”
“好了吴太医,本王知道了,你且退下吧。
太史尉不耐的摆了一下手道。
如今情况危急,造反大军已经打到了槟城,太史尉哪里还有心情听老太医的那些话的那些话。
他虽然伤口很疼,却还是尽力急匆匆的向客厅走去。
太史坤这时远远走来,看见太史尉,站住了脚步,将他仔细打量一翻,这才拱手说道:“参见太子殿下。”语气虽凉薄,然,却没有当初的那份倨傲。
“你我兄弟,不必如此!快快请起。”
太史尉上前一步,说道。
太史坤又道:“太子殿下,近日身体可好?”
“哦,还好!”
太史尉刚说完,便伸出右手半握拳在唇边咳嗽了两声。
“咳咳……”
“太子……”
太史坤有意试探,叫到。
“不碍事,受了点儿小伤!”
太史尉伸手一拦,接着道,说完,不待太史坤说话,便又道:“皇弟能来我太子府,可见很有诚意,既然大家都是为了咱们大炎,何不打开天窗说亮话。为兄这次受伤,大概皇弟心里也是清楚,不过,事情既然过去了,为兄不会计较。为兄之前也许做过些对不住皇弟的事,还请皇帝莫要记在心上。
如今大炎国有难,还望你我兄弟一心,摒除异党。至于你我私怨,自今日起便一笔勾销,不知皇弟可否愿意同为兄一同为社稷,为咱们太史家尽一份绵薄之力呢?”
“太子殿下说哪里话,皇弟我今日来便是为了此事,之前的事不说也罢,不说也罢。”
太史坤也抱拳说道。
“这么说,皇弟这是答应了?”
太史尉那一张如刀刻一般的脸上难得露出一抹温色来。
“答应了。”
太史坤也爽快回应道。
“如此,我们去书房长谈御敌之计。皇弟,请!”
太史尉说完做了个请的姿势,太史坤也不客气,抬腿就走。太史尉跟在他身后。
两人进了书房,过了半晌出来,已经商量好了对策,由太史尉去向重病的皇帝请命。
太史坤回宫不再话下。
太史尉进宫之后见了皇帝太史澜,将手中奏折念给太史澜听了,躺在病床上的太史澜听后,眼睛忽而一亮,几声命令传风征鸿,如今朝中可用之人也只又他了。
救兵如救火,此时关系国家安危,自然不能耽搁。
太史尉却在这时又道:“父皇,儿臣觉得此事还需多个人去比较稳妥。招安的人选必须是身份尊贵且能言善辩,善于同人周旋之人。而风将军虽然打仗可以,只怕招安之事,他……”
太史尉说到这里,故意作为难状。
“如此,你……你……觉得应……应派谁去呢?”
太史澜一听,也觉得有理,问道。
“孩儿认为,轮这方面人才,非五弟梁王莫属,可……如今您重病在身,战场上又是瞬息万变,他毕竟是您的儿子,儿臣的
弟弟,这……只是可惜孩儿没有张着五弟那一张能说会道的嘴……”
太史尉为难的说。
“你……你别说了,如……如今国家危难……他本就该出……出一份……力……”
太史澜却打断太史尉的话,断断续续的说道。
说完,又对伺候在一旁的太监道:“去……传……传旨,命……命梁王……即刻……即刻起身……同风将军一道……招安……找安造反的首领。”
“是。”
太监答应一声离去。
这时太史尉的唇角勾了一勾,他站起身来,说道:“既然事情已经办妥,儿臣便不打扰父皇养病,儿臣告退。”
太史阑没有说话,只是伸出那只有气无力的手,轻轻挥了一挥。
太史尉轻轻退下,到了门口,他做出一副很是关心父皇病情的样子问随侍太监:“王公公,我父皇的病如今怎样了?”
“唉!太医才刚刚走,皇上这病是**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