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误会了。本郡主提起这话头的意思是,如果殿下被牵连过深,我们也可以拿娘亲和边泰的关系做做文章。”
这话让赵霸宗有些意外地看了南过一眼。
自二人因五皇子的事情开始熟识以来,这还是南过第一次为了保赵霸宗而主动提出将南阳王府置于危险之中。
南阳王府如今功高震主的地位,赵霸宗心里也是清楚的。想当初,赵霸宗对南过态度坚决,也是认定了,父皇或自己,早晚会将南阳王府处理掉。
对于一个即将被解决掉的王府,赵霸宗自然不会对出身其中的郡主太过客气。
后来南过和白怜花渐渐成为了好姐妹,在五皇子的事上南过又出力颇多,赵霸宗对南过的态度才慢慢转变了过来。
那些大多是南过自己争取来的“人情”,而非赵霸宗对南过和南阳王府的态度真的有所转变。
不过今日南过的这些话,让赵霸宗真的对南阳王府有了新的认知。
“殿下若应付起来会分心太多,我南阳王府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向陛下做些明示或暗示。哥哥和南阳王府的势力范围,边泰原本就是虎视眈眈的。”
半真半假的
话,向来最容易被人相信。尤其是对像皇帝这样多疑的人而言,最有杀伤力了。
“至于姐姐那边,陛下对殿下和姐姐之间的情义多少也是有些了解的。如果说边泰把这份情义看做殿下的一个弱点,也是说得通的……”
这是南过为赵霸宗想的,帮助赵霸宗消除皇帝疑心的一个法子。
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在边泰身上,把边泰塑造成一个野心勃勃的枭雄形象。如此一来,南过和赵霸宗就都可以避免许多麻烦。
当然,南过也有一部分私心。
将边泰的形象塑造成如此样子,那么皇帝对边泰的戒心一定会极重。
在那样的情况下,皇帝就一定会对边泰的行踪极为注意。到时候边泰再想做些什么,就难多了。
南过不只是为了自保,还是为了尽量保住自己身边的人不被牵连。今日的白怜花,就是个赤裸裸的例子。
至于皇帝为什么一定会照着南过所想去做。很简单,皇帝对皇权的重视程度,绝对高过一切。
有一天,如果让皇帝在赵霸宗和皇权之间做选择,南过相信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皇权。
再得宠的儿子,都不会比得上
皇权的重要性。更何况边泰这个异族首领呢?
原本就对边泰有敌意的皇帝,一旦知道了边泰有心染指他的江山,肯定不会再轻易放过这个野心极强的年轻人。
对赵霸宗、南沛等人而言,边泰年长了许多。但对皇帝而言,边泰还是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更可怕的是,这个年轻人来自异族,极有野心。
这个时代的皇权,是不可挑战的。
左右已经搜过了这附近几乎每一处地方,赵霸宗一时也不知该再去搜哪里,索性站在原地认真看着南过,思考她刚刚说的话。
这番言论里的内容既让赵霸宗觉得理所当然,又让他感到了许多意外和惊讶。
理所当然,是因为在赵霸宗眼里,南过是有足够的智谋思考出这样一个对他们双方都算是万全之策的法子的。
意外和惊讶是因为……这样为赵霸宗考虑的行为,实在是不像南过能做出来的事。
当初二人闹得极僵,即便后来南过勉勉强强地因为种种原因和赵霸宗站在了一条战线上。但赵霸宗心里清楚,南过对自己,是没有多少好感的。
她没有火上浇油,在从崖底回来后对自己落井下
石,一半是忧心白怜花,另一半是惧着自己的王爷身份。
这些事情,赵霸宗心里是清楚的。
是以南过一提出可以利用南阳王妃和边泰之间的关系时,赵霸宗就已经很惊讶了。
要知道,将南阳王妃牵扯进来,就是将南阳王府牵扯进来。为了白怜花,南过也许会这么选,可现在白怜花不在,为了自己?
南过这么做又是为了什么呢?因为不想得罪未来皇帝么?
赵霸宗可不信南过的胆子这么小。以她的个性,宁可得罪未来的皇帝,都不会愿意给南阳王府留下污点的。
当初五皇子的问题上,南过拼着自己的性命和清白都不愿意将南阳王府牵扯进去。如今南过只是以“帮忙”的名义参与这次行动,竟愿意将南阳王府拿出来做赌注了?
站在南过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