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楚第一暴君 > 第45章 王朝兴衰史

第45章 王朝兴衰史

林正能想到这一层,楚玉自然也早就考虑过了。

他这也是无奈之举,将科举暂时定为一年一试,并且只考策问,已经是目前最佳方案了。

虽说科举目前收效甚微,甚至在几年之内还是会被贵族阶层所把持,但大楚近两万万平民,总有那么几个出类拔萃的人才。

只要有几个平民能在科举中脱颖而出,便能为楚玉所用。

假以时日,朝堂之上出身贫寒的大臣便会越来越多,楚玉的力量也会越来越大。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从科举中选拔平民阶层出身的官员,目前而言收效不大。

……

三日之后,朝廷便颁布诏书,宣布科举政策。

除了朝廷邸报刊登了这个消息之外,还有差役从京城出发,每到一处便大肆宣扬。

第一届科举县试的时间暂时定为冬月,这也是顾及到路途遥远,给考生们留下一点准备的时间。

但实际上,受到交通通讯等方面的影响,等县试开始的时候,滇贵、两广、闽南等偏远省份恐怕连消息都收不到。

不过暂时也顾不得这么多了,西北边镇和北直隶、豫鲁等省份距离京城不远,自然能最先收到消息。

江浙和南直经济发达

,文风浓厚,只要这二省的考生能赶上县试,楚玉便觉得心满意足了。

随着诏书颁发,越来越多的人得知消息。

那些地方官员和士绅自然是恨的牙根痒痒,在心底将楚玉骂的体无完肤。

但贫寒士子却是弹冠相庆,对楚玉感恩戴德。

原本他们一辈子都无出头的希望,但楚玉却给了他们一个当官的机会,叫他们如何能不高兴?

听说只考策问,甚至一些只读过几年私塾,大字都认不到一箩筐的人也跃跃欲试,想要参加县试,搏一搏运气。

楚玉开科举的政策带来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一举改变了大楚朝堂两百年来被贵族所垄断的现状。

后世史学家曾评价道:帝玉力排众议,强推科举,此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举。

当然,这是后话。

朝会结束之后,楚玉直接来到了安宁宫。

“陛下,有何喜事不成?”

见楚玉意气风发的样子,刘怜儿笑着问道。

“哈哈哈!朕终于完成开科举大业了。”

楚玉心情甚佳,朗声大笑,顺手在刘怜儿脸上摸了一把,

“陛下,开科举的确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刘怜儿仰着脑袋,认真地说道:

“太祖皇帝将天下人分为三六九等,以致于很多出身微寒的大贤却无法为朝廷效力,若是有了科举,无论贵族还是平民,皆需凭真才实学科考做官,这才公平。”

刘怜儿这般说,也是因为她出身商贾之家,从生下来便被人视为卑贱之人,所以感触良多。

“怜儿说的不错,这个世界太不公平了,人生而平等,何来贵贱之分?”

楚玉点了点头,有感而发道。

“陛下……”

楚玉这番惊世骇俗的言论,可把刘怜儿吓得不轻。

若说封建社会最大的不公平,其实便是皇帝。

皇帝凌驾于所有人之上,甚至可以不受律法和道德约束。

官员们被逼的没办法,也只能拿“天人感应”那一套吓唬吓唬皇帝。

“朕随口说说罢了,莫要当真。”

楚玉“哈哈”一笑,敷衍了过去。

这些话他也只敢在刘怜儿面前说说罢了。

若是他敢当众这样说,那位穿越界的前辈王莽便是前车之鉴。

“爱妃,莫说那些琐事了,咱们应该谈谈正事才是。”

楚玉坏笑一声,一个饿虎扑食将刘怜儿给压在了身下。

“陛下,轻点儿……”

……

一番久战之后,二

人接挥汗如雨。

楚玉每日早朝,寅时便得起床,便抱住刘怜儿睡了个回笼觉。

约莫晌午时分,二人这才起来。

楚玉传了膳,陪着刘怜儿在安宁宫用膳。

刚吃到一半,黄锦突然火急火燎地闯了进来,激动万分地喊道:

“大喜!陛下大喜啊!直沽大捷!”

“快说说怎么回事儿?”

一听到报捷,楚玉甚是高兴,直接将筷子一放,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