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也一起跪下说:
“恭喜吴太后、贺喜吴太后。”吴太后现在已经幸福的晕过去了弘治帝是以孝治天下。
朱佑樘由于不是正出而是庶出连庶出都算不上,只是临时宠幸的孩子。苦难的童年使他同其他皇家成员没有任何关系,在他在位间颁布许多针对皇家的政策特别是土地兼并上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虽然朱佑樘一向崇尚俭约,不过今年朱厚燳、朱厚炜都回到北京,是朱佑樘登基后的第一次全家都到齐的除夕,所以破例在乾坤宫举行了一场宴会,虽然规模不大,不过却将原皇宫诸妃以及张皇后一家和吴太后一家都请来,当然北京的其他皇亲国戚就没有必要请了,朱佑樘一家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打算一家人坐在一起,过除夕夜。
宫中正殿之中,来赴宴的人都已经坐好。因为是家宴,所以大家以家庭为单位围在一起,朱佑樘和张皇后出生都不是很高贵,吴太后也是多年生活在冷宫也没有那么多讲究就像平常百姓一样。
朱厚炜从成都把宋应星、方以智、孙冠球、万户、李时珍、虚空道长等人都带到北京还带来一部照相机。
朱厚炜上前说道:“今天是除夕,我从成都给太后、父皇、母后和各位长辈带来了一些礼物在,祝大家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张皇后说:“那还不赶快献上来”。
“儿臣遵命!”朱厚炜说完一招手,一直在宫外等侯的孙冠球和虚空道长走上前来,推着照相机进来。看过老电影的都知道,老式的照相机是装在一个大木框上面的,相当笨重。摄影师要用一块黑布蒙上以免曝光。
“父皇请看,这是儿臣准备的第一份礼品。”朱厚炜说着,让孙冠球和虚空道长给孝宗朱佑樘拍下了大明皇帝的第一张照片,随后又同张皇后照了张的合影吴太后和朱佑樘一家照了合影。
朱厚炜又说:“母后,孩儿准备的第二件礼物是一面大镜子”。张皇后接过来看了一下,发现这东西外面是一个做工精美的圆形紫檀木框,上面点缀着不少花纹与鸟兽,正中间则是一面亮晶晶的东西,好像水晶一般。等她将这东西拿正,想要好好端详一下时,忽然从那水晶中看到一个即熟悉又陌生的绝美脸庞。
“呀~,这……这是镜子?”张皇后看着镜子中自己纤毫毕现的面孔,露出一脸的不可置信,她无论如何也很难相信,这世上竟然还有将人照的如此清晰的镜子。
“咦~,让朕也瞧瞧?”旁边的朱佑樘也发现这镜子的与众不同,拿过来左看右看好好端详起自己面孔,发现这镜子果然比自己用的铜镜要强的多,连脸上根根胡须都看的一清二楚。
“启禀父皇、母后,这的确是一面镜子,不过不同我们常用的铜镜,而是一面由玻璃做出来的镜子,儿臣又用独家秘法将玻璃做了处理,使用它照人时,会比铜镜清晰百倍。” 朱厚炜得意洋洋的说道,成都已经能生产平板玻璃,再用锡纸和水银制成镜子就成了。
其它人一开始听到张皇后说是面镜子,心中都有些失望,还以为朱厚炜为母亲准备的是什么礼物呢,搞了半天原来是面镜子,不过很快他们就发现朱佑樘和张皇后的异常,如果只是一面普通的镜子的话,他们应该不会如此失态才对。在听到朱厚炜的解说之后,他们才明白这镜子的与众不同,于是一个个都要上前见识一番。
“父皇,能不能让我们也看看,二弟所献之镜到底有何不同?”胆子最大的太康公主率先站起来说道,这一提议立刻得到其它几位夫人和吴太后的赞同,连朱厚燳也在起哄,想要看一看镜子的玄妙。
朱佑樘也不好驳了众人的兴致,扭头看了看张皇后,张皇后虽然不舍,不过最后还是同意了,于是将镜子交给众人传阅了一下。
结果这下立刻引起了轰动,男的倒也罢了,不过是觉得总算看清了自己的长相,而那些个女人则一个个爱不释手,要不是仅有的一点理智让她们还保持清醒,说不定现在都敢抢回家去。
好不容易传阅了一遍后,张皇后立刻把镜子装进锦盒里,并且叮嘱由自己的贴身宫女保管,没有她的同意,任何人都不能碰一下。朱厚炜赶紧表示,明年让玻璃厂多生产一些给大家送来。众女才放过朱厚炜。
“这是什么?”,张皇后看着盒子里的东西,又是一件她看不明白的,只见盒子里以丝绸为底,并排放着一大两小三个十分精致的水晶瓶子,而且每个瓶子的颜色都不一样,其中大的那个是浅绿色,大概有成人的手掌大小,而两个小的分别一紫一红,只有那个大瓶的一半大小,三个瓶子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