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冲突,伴随联盟、反联盟,及频繁的断交与背叛。
这场战争原本是意大利的强邻为宰割和瓜分意大利而发动的,后来演变成了争夺欧洲霸权的战争。
所以意大利战争之后,法国政府到民间都充满了一种复仇主义情绪。1525年,法军大败于帕维亚(pavia),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本人被俘,1526年被迫签订《马德里条约》,将西勃艮第和佛兰德斯割给西班牙和赔偿2000万法郎的军费。。
在这种爱国主义的刺激下,法国人筹集到了超额的赔款,1543年偿清了给西班牙的军费,在英国、神圣罗马帝国等国际力量的监督下,法国心不甘情不愿的从意大利米兰撤军。
撤出驻扎在意大利的军队之后,卡洛斯一世再也无法利用法国占领意大利来限制和压制法国,于是决定采取他擅长的外交手段,试图在整个欧洲孤立法国。
1545年,西班牙先后拉拢神圣罗马帝国和丹麦,签署一个三个君主国之间的同盟条约,因此称为《三皇同盟》。卡洛斯一世甚至还试图拉拢英国、荷兰签订一个海陆同盟,但是被英国拒绝了,大英帝国正在掀起一场光荣孤立的新式外交热潮,只打算关起门来,主要是关起欧洲的大门,在欧洲国家不向外扩张的情况,独享大英帝国的世界殖民地蛋糕,在英国来说,与其卷入欧洲无休止的纷争这个烂泥潭中,不如让欧洲国家自己互相玩平衡,而英国则拥有世界。所以英国拒绝了卡洛斯一世。
尽管用尽了外交手腕,可是卡洛斯一世还是发现,法国似乎失控了,脱离了手里的缰绳,变得不可预测起来。
法国因战争刺激起来的民族情绪别说西班牙人了,就是法国政府自己都控制不住,法国撤军之后,依靠强烈的复仇情绪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准备卷土重来。
这年8月,法国南锡主教发表了《牧师的信》,公开号召法国教徒为西勃艮第和佛兰德斯回归法国祈祷,一个月后巴黎主教发表了类似号召,法国民族情绪达到狂热。
教会为什么要支持法国的民族情绪呢,主要是信仰问题,而法国虽然是一个天主教国家,但于罗马教会的矛盾是根深蒂固的历史上就因为宗教问题而爆发过三十年战争,西班牙是支持罗马教会的所以意大利战争之后,西班牙不但吞并了西勃艮第和佛兰德斯两个天主教地区,连葡萄牙,其实也是天主教地区,这导致罗马教会天主教的势力大增,罗马教会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