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和装甲师的对抗演习关系到他们的部队能不能得到更多物资上倾斜,更重要的是能不能得到国王陛下的关注,这才是最要紧的。近几年来朱厚炜几乎把所有除了国务方面上的精力都倾注到空军、火箭兵和装甲兵的建设上,这就使得陆军方面王定方和蒋充两个军长心里对同为在高丽战场并肩战斗过的第一师教官卢克有了些芥蒂。
虽然在武器给养等方面都是一视同仁,但在人员的挑选和提拔上,装甲师无疑是优先考虑的。
咱华夏从来都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尤其是在军队里更是谁也不服谁,总想着争个高低,朱厚炜和孙永强都把这种情形看到了眼里,但谁也不去说什么,反而持默许的态度,因为这也有助于提高部队的士气,但这也同时这更加剧了两个步兵军对装甲师不服气的心理。毕竟都是出自高丽远征军,解双虎师长的第二师还是皇家陆军部队,但孙永强的第一师现在是装甲兵部队。
沙漠深处?金银滩的早晨特别美丽,因为晚上的雾气有时会化作一刀亮丽的彩虹,把金银滩妆点的分外妖娆。
但是今天金银滩的美景被一阵阵坦克的轰鸣声给打破了,当一零一装甲师的二百六十多辆树袋熊-35坦克开到了离54军两里多远的时侯。前面战壕里的54军得官兵们都感觉到脚下的大地都在抖动。
拿着望远镜望着那一辆辆剑指前方的坦克,朱厚炜心中还是有点小得意的。当初在选择坦克的时候,朱国王还犹豫了好久,象那些豹式坦克、t34坦克这些还不到时候拿出来,最后映入朱厚炜眼球的是仿照法国的索摩亚-35坦克生产的树袋熊-35坦克。
索摩亚-35坦克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开始装备法军骑兵部队,这是当时设计最先进的坦克,炮塔和车体是钢铁铸造而成,具有优美的弧度,无线电对讲机是标准设备,这些独特设计影响了后来的米国谢尔曼和苏联t-34坦克。
索摩亚-35坦克战斗全重将近20吨,乘员3人,炮塔正面装甲厚度55毫米,车身装甲厚度40毫米,最薄弱的后部也有20毫米,防护效果相当不错。-35装备一门47毫米l/40加农炮,这是西线战场威力最大的坦克炮。动力系统是一台八缸汽油发动机,功率190马力,公路最高时速40公里。法军一共有超过400辆-35坦克,但只有243辆装备部队,其余的都停在仓库里面。索摩亚-35坦克跟德军的对手pz3型相比,火力和防护都胜过一筹,只有动力稍逊。
这时一个参谋跑来在朱厚炜的耳边说了什么,朱厚炜点点说,“演习开始。
不少人都见过骑兵群发起冲锋的场面,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骑兵几乎就是无敌的代名词。而到了二十世纪坦克发明了以后,尤其是把坦克集中起来大规模使用以后,坦克集群就像是冷兵器时代的骑兵一样变得势不可挡。
朱厚炜经过研究后发现装甲部队的进攻模式其实有两种,一种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快速式的进攻,以坦克为先导在飞机的掩护下迅速的冲入敌军阵地打乱敌人的防御部署,而后由步兵在后面跟上占领阵地。
一种是以米国为代表的稳扎稳打的进攻,它是以坦克为屏障掩护步兵逐一消灭敌人火力,如遇到敌人猛烈炮火反击时应立即呼叫空中支援或炮火支援逐一摧毁敌人炮火而后稳步的占领敌军阵地。
这两种打发各有千秋,前者是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进行大范围的机动,用钳形攻势包抄敌军,使敌人丧失抵抗的勇气和信心,从而赢得战争的胜利,缺点是伤亡可能过大。
而后者则是充分利用了坦克的防护优势加上步兵的配合和强大炮火的支援来逐步消灭敌人或者瓦解敌军的抵抗意志,最终取得胜利,这种打法速度较慢,当伤亡相对比较小。
这两种不同打法的后果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德国的步兵师里就是纯粹的步兵,不会有多余的装甲力量,而米国的步兵师里则是满地乱爬的铁王八。
所以在装甲兵一零一师,要选择用什么方式作战已经成了军官们的首选话题。
现在在演习观摩部里挤满了兰芳王国陆军的高级军官和空军、总参谋部的人,皇家陆军第18军军长雷三用手捅了捅戚继光,这位刚刚被任命为兰芳王国皇家陆军第一军军长的军中新贵:“戚老弟,你看老蒋能顶得住卢克的攻击不?我看顶个三两天是没问题的,毕竟那么密集的碉堡群和火力点要换了别的军不被王定方吃掉就不错。”
戚继光疑惑的说:“可我总觉得没这么简单,装甲师的威力要会是就这么一点那也不值得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