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的曹变蛟步骑予以了部分杀伤,等到他们慌不择道回到岸上后还不断以骑射的姿态威慑他们。
而在另一端,当曹文诏醒悟过来,准备以部分步军踏上深深的积雪去阻拦小强营的大队人马时,袁宗第带着三百五十长枪兵按照龙十三平素训练的整齐划一的疾刺术打退了他们的进攻。
这一幕,依旧是曹文诏没有想到的,他想到了对方的骑兵可能会很强悍,但根本没有想到他们还能以长枪兵列队疾刺!
在时下的明军里,长枪兵是大路货军种,因为弓兵稀缺,刀盾兵又因为刀法配合盾牌难练,长枪兵便成了最多的兵种,但自从戚家军消失后,结阵配合作战的长枪兵已经很少出现了,秦良玉的“白杆兵”此时还在重庆府。
此时的北地明军中的长枪兵自然也有排成严整阵型作战者,但很少有像龙十三训练的长枪兵那样几十个人好像一个人般整齐划一地做着收枪、刺枪的动作,大多数还是各自用枪法为战。
人,再怂,几十个人聚在一起还是有勇气的,这就是龙十三的长枪兵!何况还是边地民风剽悍的长枪兵!
当然了,如果没有深厚的积雪掩饰,而是在平时的旷野里,龙十三这五百人碰到了曹文诏的军队,就凭着两个半月的训练,是不可能击败他的部队的,全军覆没是唯一的可能。
积雪、冰面,本来是曹文诏用来对付小强营的杀招,没想到被龙十三的钉套、长枪阵击破了!
当然了,回到岸上后,曹文诏部的弓手还是对小强营形成了相当的杀伤,但无论如何,收获了先机的小强营在挨过漫长的一个小时后,在小强营长枪兵的掩护下,还是有惊无险地地回到了河对岸!
至于飞豹等人,也跟着小强营退到了河对岸,虽然飞豹的头上并没有显露出红色的敌意,但龙十三也不可能再接纳他了,看在昔日的情分上,他并没有杀他们,而是目送他们黯然离去。
这一幕,被藏在河对岸山上的一支骑兵队伍瞧的清清楚楚。
为首一人,约莫二十多岁,身材瘦长,也是焦黄面皮,面目嶙峋,戴着遮阳毡帽,眼睛透露出既兴奋又复杂的神色。
李自成!
时下,他的诨号只是“闯将”,“闯王”是属于高迎祥的,而他与高迎祥并不熟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