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他还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一个还未成家的少年,如果他按照此时士子的脚步,马上就要参加乡试,依着他的天分,考上举人那是板上钉钉的事,然后无论考不考得上进士,他就是士大夫一族了。
此时的县令,便大部分都是举人担任的。
然后他就会娶妻生子、做官,慢慢在大明这口染缸里浸染,最后十有八九会成为一个满嘴“仁义道德”,内里却皮里阳秋、自私自利者。
大明末世,东林一党绝大部分岂不就是如此?
言行一致,以清贫为乐,以不朋不党为荣,唯以国事、大事、正事者为己任者有几?
龙十三在后世也曾遍览明史,他几乎没有寻到一个,有的也是空有满腔孤愤,真实才具却极为缺乏者。
“大当家”
看到龙十三又陷入沉思,龙小石也是若有所思。
“据萧氏女所讲,大当家的大名叫龙吟,难怪不敢用这个名字,实在太吓人了,不过除了带兵打仗,大当家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不是流贼,而是一个......”
“说吧,是不是有了安邑县的消息?”
“是的,之前大当家让三当家在安邑县城埋下钉子,眼下这钉子终于送来了消息”
“在我军抵达之前,安邑逸县城就有六千户,我军抵近时,周边以煮盐场为核心组建的镇子除了一部分南下,一部分西去关中,大部分都进入县城躲避”
“于是,该城几乎就有了万余户人口”
“这里的县令叫杨一龙,原本是天启末年乡试榜尾的人物,在正常年景,是很难获得县令这样的位置的,主簿、县丞倒是可以很快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