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太后一向我行我素惯了。
事关五阿哥,宜妃也坐不住了。
她笑着出来打圆场,“咱们祖宗的规矩,就是阿哥们六岁就得入学嘛。”
而她的五阿哥胤祺,出生于康熙十八年的十二月初四,到现在满打满算已经五周岁了,却只会讲一口蒙语!
想到这里,宜妃就头疼不已。
大清朝是不可能出现一个只会讲蒙语,而不会满语和汉语的皇帝的。
流着她郭络罗氏血脉的阿哥,也是尊贵至极的出身,凭什么就要因为这个原因而退出皇位的争夺?!
于是宜妃既希望皇贵妃能压住太后的风头,又希望太后能继续尊贵下去,成为五阿哥胤祺背后最有力的支撑。
“阿哥们未来都是要为了皇上和大清朝效力的,臣妾想着,五阿哥虽是养在太后您的膝下,那他更应该为弟弟们做出表率,方能不辱太后和皇上的脸面呀。”
宜妃话如其人,八面玲珑,滴水不漏。
不仅是顺着佟月菀的话头说了下去,还顺势捧了一把太后的脸面。
听了宜妃的话,太后的脸色也好看了不少。
她是想养一个亲近蒙古各部的阿哥,但是这阿哥若是不为康熙所重视,甚至在阿哥们中泯然众人,那都不是她所希望的。
只是老太太养孙子,难免娇惯了些。
至于德妃,她的六阿哥也在佟月菀点到的人员之中,但胤祚如今长期被拘在荣妃的宫中,她甚至难以和胤祚相见。
若是胤祚搬去了阿哥所,她还能想办法多与胤祚见见面呢。
于是德妃毫无反驳,默默地投了赞成票。
至于七阿哥,因为出生时他的腿脚有异,所以一直养在其母戴佳嫔身边,母子二人也因此失了帝宠,仿佛隐身一般,在宫中十分低调。
如今,七阿哥可以随着他两位哥哥一起正常入学,戴佳嫔只有惊喜开心的份儿。
“妾、妾一定好好嘱咐七阿哥,让他好好学习!”
孝庄先前并未发言,等几个阿哥的额娘纷纷表态之后,老太太才慈祥地笑起来。
“咱们大清朝的阿哥们,一个个都是好样的。未来呀,大清朝在阿哥们的协力之下,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