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让绝大多数的物种灭绝,环境不断恶化,频频发出警报:气候巨变、海洋污染,冰川融化,还有——病毒释放。
“大家休息吧,该吃中午饭了,吃完饭我们继续开工。”
野保社团联合环境学院、生科院搞了一个濒危物种的调查项目,对象是长江流域的江豚和白鳍豚。实验室展台上摆放着一个巨大的沙盘模型,模拟了长江豚类的生存环境。从沙盘上可以看出来,电鱼和过度捕捞是威胁它们生存的原因之一;大大小小的水坝截断了天然的水域,使它们的生存环境缩小;船舶业不时发出巨大的噪音,江豚模型会随之浑身抖动,它们的声呐系统遭到了破坏,无法定位,无法游到目的地,迷失了方向。
“好漂亮的手办,可惜不像白鳍豚的天堂,倒像是墓地。”徐梦娇对模型赞叹不已。
“你要去吃饭吗?我还得等一会。”胡悦悦盯着电脑,“还差几个数据就完事了。果然,模型又一次显示白鳍豚几十年内就会灭绝。”
“不是早就灭绝了吗?”徐梦娇凑到电脑前。
“那是功能性灭绝,二十年前科学家没有再观测到白鳍豚,不代表真的消失了。也许它们躲起来了。据说前两年,有人还在保护区发现了它们。”
“神出鬼没,符合传说中长江女神的人设。为什么古人把白鳍豚比作神,还祭拜它们,难道它们真的有特殊能力吗?”徐梦娇说。
“它们的特殊能力就是靠回声定位,只能听不能看,你知不知道白鳍豚都是瞎子,它们躲避人类,生活在深水区,不依靠视力生存捕食。”
“说不定它们有特异功能。这只白鳍豚怎么是粉红色?”徐梦娇指着电脑上的一张图片。
“随便搜出来的。说不定真有红色的海豚。”
“它怎么这么像鲲呢?”徐梦娇比划着,“真的像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也许它们就是庄子逍遥游中的鲲。”
“做你的椿湫大梦吧,白鳍豚是很小的鲸鱼。不过,也许是鲲小时候,还没长大呢。”
不知道是徐梦娇的春秋大梦,还是人类的春秋大梦,如果真的像动画片《大鱼海棠》中所言,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条大鱼,从此岸游向彼岸,那所有大大小小的鱼都代表人类自身,如果它们灭绝了,人类是不是也快走到尽头了?想到这里,一种唇亡齿寒,兔死狐悲的伤感油然而生。
“鲲之大,一锅炖不下,网上说的。出去吃铁锅炖大鱼怎么样?”徐梦娇问。
“来不及了,下午两点实验室要开会,你提前回学校不就是想参加野保社团吗,第一天就旷工出去大吃大喝不太好吧。”
“好吧,我们点些外卖让他们送上来吧。”徐梦娇坐在沙盘跟前,用手摸着一座绿色的小山头,“这个模型比现实中的长江美多了,这水多绿,这山多青。居然还有那么多条江豚和白鳍豚。”
“你摸得那一片是天鹅洲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在我们湖北。”
下午的会议来了一位湖北省水生物研究所的专家,他跟实验室的同学们互动了很久,指导大家如何进行研究,如今很多研究都可以依靠人工智能完成,但各种不确定因素总是跟预期差距很大,搞得这类实验室项目类似于纸上谈兵。
杜奕衡告诉大家这个项目已经跟某世界环保组织达成了合作,还有某著名护肤品牌的赞助,每个人都要卖力宣传海洋和水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禁渔是非常重要的,长江每年都有禁渔期,不吃鱼虽然让靠海吃海的渔民减少了收入,让喜欢海鲜的小伙伴们感到人生无味,但却可以让渔业得到可持续性发展。其次,人类捕鱼也在跟白鳍豚进行竞争,白鳍豚不吃鱼就活不下去,而人类吃其它食物也可以生存。如果海洋和河流中的鱼类不断减少,白鳍豚吃什么呢?
“还可以吃塑料。比如护肤品牌的包装。”胡悦悦心里想。的确,很多海洋生物面临饥肠辘辘的状态,一些鲸类被解剖后发现肚子里全是塑料垃圾,它们早就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又何止海洋生物体内有塑料呢?塑料微粒无处不在,几乎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塑料微粒。
天鹅洲白鳍豚自然保护区,这里应该有天鹅。
也许在远古,云梦泽一带的风景就是这样的:湖面上飞着天鹅和各种水禽,湖面下各种鱼类游动穿梭,渔舟唱晚星星点点,落日余晖云霞醉美。风景的优美能弥补物质的匮乏吗?如果穿越回古云梦泽生活,会不会感到更幸福?
“虫子也喜欢水质好无污染的地方啊。你还得做好跟牧区的牛羊们共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