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为趣闻,以时事新闻为核心业务内容,为所有的夏国用户提供最新最有趣的时事新闻。我要把渣浪建设成为一个能够让夏国人自己发声,让全世界听到夏国的声音的平台。敬请期待,我要说的话就这么多,请让让。”
那些记者还想继续追问,不过陆逸明没有要接着往下说的意思,直接离开了。
晚上,陆逸明找了一家酒店,请曹国威吃饭。本来约定的是晚上六点,结果曹国威七点多才来。他一进门,便一脸歉意地说道:“陆总,实在是不好意思,今天需要忙的事情太多了,让你久等了。”
如今,陆逸明已经成了渣浪的掌控者,是曹国威的顶头上司,曹国威自然不敢再叫他学弟了。
为了安抚公司上下,曹国威今天可以说是忙得脚不沾地,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跑去开会,各种许诺,还要观察所有人的反应,省得有人里应外合,跟王智东一起搞事情,整出事端来让局面难以收拾。
这其中的难处,仅仅是想想,就让陆逸明觉得头皮发麻。
所以他干脆一股脑地就丢给了曹国威处理,因为只有曹国威的身份和声望,能够肩负起这个责任。
收购一家上市公司,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除非陆逸明真的不在乎是不是亏损,否则做的每一件事,都必然是深思熟虑后才会落于实处。
资本的世界里,有太多这种被人收购之后,就水土不服的企业了。
出气是肯定要出气的,可赚钱陆逸明也不想放过。
陆逸明给曹国威倒了一杯红酒,很客气地对曹国威说:“学长请坐,学长辛苦了。既然学长选择了挑起这副担子,以后的渣浪,就要拜托学长了。”
“现在公司那边,情况怎么样了?”
听到陆逸明的文化,曹国威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情绪也放松不少,当即有条不紊地回答道:“现在暂时把员工们都安抚住了,不过大家还是很担心,主要是公司准备改名,以及总部搬迁的问题。”
王智东虽然是粤省莞城人士,但却是在京城读的大学,所以他把新浪总部定在这里,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利用好京城大学给他提供的各种社会资源,尤其是京城大学作为夏国的顶级学府之一,能够为新浪输送大量优质人才。
这既是双赢,也是王智东对京城大学的一种回馈,毕竟他能一路崛起,京大在背后也是出了大力气的。
现在陆逸明对新浪完成了收购,想要对这家公司完成彻底的掌控,这第一件事要做的,自然就是对内部人员的“大清洗”,尤其是王智东从京大带出来的那一批“老臣子”。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原先那批王智东招进来的员工,大多数出身京大,未必就能和陆逸明一条心,而陆逸明也不敢读,所以不如趁着现在,直接把公司总部搬到中海,好方便后续给公司内部大换血,把核心岗位的员工,都换上“自己人”。
比如换成出身复大的毕业生,这样以后做起事来,也会更加得心应手许多。
当然,这种事不能操之过急,得徐徐图之,否则激起公司内部的“民变”,那可就要惹出大乱子了。
曹国威跟陆逸明陈述利害,然后问道:“陆总,这个你打算怎么做?”
陆逸明想了想,显得胸有成竹:“这些问题,我觉得可以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公司总部搬迁不改,愿意跟着一起走的,加百分之十的底薪,不想走的,也暂时先不动,等新公司彻底稳定下来,再来处理。”
“第二步,总部搬迁后,公司更名,彻底抹去新浪原有的痕迹,改成趣闻天下,并且着手裁撤掉一些多余的部门,精简人员。”
“第三步,也是最后一步,用新业务的成功,来回应一切质疑。只要新业务能够带来效益,我们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见陆逸明思路清晰,而且所采取的策略也极为老成稳重,曹国威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
难怪陆学弟年纪轻轻就能成为一国首富,果然不是单纯靠的运气啊。
曹国威钦佩地说:“陆总胸中有沟壑啊,有了这三步走,渣浪重新走上正轨,甚至股价在纳斯达克扶摇直上,也并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