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就这样哗哗啦啦、或大或小地下了四天。
道路上全是积水,池塘里的水也漫了上来。
因为下雨,丧尸的尸体都躺在地上,没有人收殓。
在雨水的冲刷下,尸体都被泡发了。血污流的到处都是,难闻的尸臭味让人作呕。
终于在第五天,天空放晴了。
雨一停,村子里的人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修围墙,收尸体。
村子里有了他们的运行规则,虽然还不熟练,但已经慢慢地在往正轨上走了。
刘弘州闲不住,他早早地起来就跑去帮他们砌围墙了。
“我们什么时候出发?”裴峥问。
谭子为看了眼时间,“一个小时后。”
这时沈薇快步走了过来,看到他们,她松了口气,“还好赶上了,我生怕雨一停你们就走了。”
“怎么了?”裴峥问。
跟之前相比,沈薇身上开始慢慢有了生气。
她笑着说:“马上要清明了,趁着天气好,我准备和大家一起去山上采艾蒿,一会儿回来做青团。你们留下来和我们一起吃了青团再走吧。”
裴峥看了眼谭子为,然后两个人把目光同时投向了桑九。
桑九眨眨眼,“好呀。”
她吧唧吧唧嘴,青团?她还挺想吃的!
对于青团的记忆,桑九还停留在小时候。
小时候,清明节的时候奶奶总会做青团。
那时候她特别喜欢这种软软糯糯、香香甜甜的口感。
奶奶还说,这个对身体好,让她多吃。
后来奶奶去世了,谭子为又经常不在家。
到了清明节,就只剩了给爷爷奶奶扫墓的事。
至于青团,早就被遗忘了,她不会做,也不会特意去买。
沈薇说:“其实我也不会做,邻居嫂子们说可以教我,我也想试试。我女儿还没有吃过青团了,我也想让她尝尝。”
同行的还有许多女性,她们向桑九投来了或好奇或探究的目光。
不过在和桑九视线对上的时候,她们都不约而同地对她露出善意的微笑。
虽然雨停了,但是山上的路还是泥泞的很,没走几步鞋子上就布满了泥。
几个村子里的老嫂子笑着说,“就跟你们说别穿鞋了吧,再走一会儿你们脚都要提不起来了。”
听了这话有些人把鞋脱了下来放进了篮子里,有些人还是不愿意用脚踩着泥巴。
桑九就是不愿意的一员。
桑九想:这是我身为精致女孩儿的最后操守了。
走了一会儿,桑九看到了大片绿色半人高的植物。
“到了到了,前面就是艾蒿。”
“不要连根拔起来了,用镰刀割,留着根明年还能再长。”
“可以多采点儿,艾蒿作用大着呢,不仅能做青团,还能驱蚊驱虫,用来洗澡,包治百病。”
在老嫂子们的指导下,几个年轻的女人仔细地收割着艾蒿。
桑九走过去碰了碰,她不着痕迹地收了十几株林空间,这才是她跟着上山的目的。
艾蒿是个好东西,而且越陈越好。
沈薇装了满满一篮子,听老嫂子们说,这艾蒿泡水用来给孩子擦身上,可以止痒。
等到夏天,如果孩子被蚊子咬了,就可以用这个。
她想着多备点儿,现在既没有蚊香又没有花露水,而且还没有电,到了夏天应该会很难熬。
“桑小姐,我们回去了。”
“嗯。”
沈薇家,裴峥和刘弘州正带着两个孩子在捶打米饭。
青团本来是应该用糯米粉做的,可是他们都没有,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用普通的大米饭。
在沈薇家院子里有个石臼,刘弘州把它洗了好几遍,然后把煮好的米饭倒了进去。
他拿起一旁的榔头大力地捣了起来。
文文和月月睁着亮晶晶的眼睛,在一旁好奇地看着。
刘弘州笑着说:“要不要试试?”
两个小孩儿对视一眼,然后重重地点点头。
“嗯!”
有了两个小孩儿的加入虽然事倍功半,但是嘻嘻哈哈的笑声却一直没有断过。
金远家坐在一旁看着,脸上也忍不住染上了笑意。
没一会儿大米饭就被捣出了黏性,成了一团。
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