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锦绣盛唐:我的父亲是李世民 > 第1414章 高手过招

第1414章 高手过招

第1414章 高手过招

金銮殿内,蟠龙金柱盘绕生辉,九阶玉陛泛着冷光。′e/z-l^o·o_k\b,o\o/k/.¨c!o`m′

御座上的鎏金螭首在晨光中森然张目,丹墀下的青铜仙鹤吐着袅袅青烟。

李世民话音刚落,大理寺卿孙伏伽走了出来。

“陛下,”他伏地稽首,袍袖垂于殿砖,“东宫左右监门卫擅调禁兵,劫掠坊民牲畜,按《贞观律·职制》:‘矫发兵符者斩,劫掠民财者徒三千里’。今其罪兼二者,从重当诛!其余从者,虽曰奉令,然《卫禁律》明载:‘见非不举,与同罪’。此辈目无君父,以胁从为辞,实纵东宫乱法。”

孙伏伽身为大理寺卿,掌管全国刑狱,维护法律的尊严是他的职责所在。

皇帝问这件事当如何处置,别人都可以装聋作哑,他不行,这就是他的工作范围,别人不说话是不在其位,他不说话那就叫尸位素餐了。

孙伏伽此言一出,殿中霎时寂静。

十余名东宫属官与禁卫军的性命,就这样被他轻飘飘地推到了铡刀之下。

十几条人命,在这朝堂之上或许算不得什么。

可这一刀斩下去,哪里是在砍那些犯事的属官?分明是在砍东宫的根基!

太子已经亲自检举,未曾包庇。?m·a!l,i′x\s~w!.?c?o~m?这般姿态,朝野上下都看在眼里。

按常理,惩戒几个为首的以儆效尤也就罢了,何至于要将所有人都往死路上逼?

是,按《贞观律》来说,孙伏伽的处置挑不出错处。

可这朝堂之上,岂能只论律法?

一刀斩杀十余名东宫近侍,这是要把太子的脸面往哪里搁?将储君的威严置于何地?

孙伏伽话音未落,殿中骤然炸响一声厉喝:“伏伽欲陷储君耶?”

但见大司空长孙无忌大步跨出朝班,紫袍玉带簌簌作响。

他剑眉倒竖,一双虎目死死盯住孙伏伽,额角青筋隐约可见。

卢武见状,如见救星般连滚带爬扑上前去,死死抱住长孙无忌的锦靴,涕泗横流地哀嚎:“司空救我!司空救我啊!”

长孙无忌心中暗恼,猛地抬腿一甩,将卢武踹出丈余:“放肆!”

长孙无忌哪有心思救他?只不过他不能看着东宫受损,才硬着头皮出来挡横的。

“陛下明鉴。”长孙无忌整了整袍袖,朝御座深深一揖,“东宫属官犯法,自当严惩。_a~i_h·a?o\x/i¢a~o`s_h^u,o!..c-o\m/然储君乃国本,若因此事损及东宫威仪实有不妥。”

他略作停顿,眼角余光扫过跪伏在地的左右监门卫。

“他二人并未调动大量禁军,仅仅带着十几个不当值的侍卫出宫而已。不若将他二人杖二十,余等皆赦之。如此既彰国法,又全储君体面。”

李承乾闻言,身形微微一滞,缓缓侧首望向长孙无忌。

这位当朝司空话里话外的意思再明白不过,无非是要借他这个太子的颜面,为那些犯事属官讨个从轻发落。

可偏偏太子本人就站在殿中,自始至终却未发一言。

他既没有为那些追随多年的属官求情,也不曾对孙伏伽的严惩之议提出异议。

此刻被长孙无忌这般架在火上,倒显得他这个储君进退维谷。

李承乾的嘴角几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长孙无忌这般当众将他推出来做挡箭牌,让他这个太子很是难堪。

若顺着长孙无忌的意思开口求情,岂不坐实了御下不严的罪名?若继续缄默不语,又显得薄情寡恩。

李承乾还没有开口,孙伏伽又开了口。

“陛下,”孙伏伽再次躬身而拜,声音沉冷如铁,“法者,国之权衡,时之准绳。今东宫属臣僭越调兵,劫掠百姓,非独害民,更是乱政。若因储君之故法外施恩,则律令何以服众?禁军何以畏法?天下万民,又将何以信朝廷?”

他略一停顿,目光如炬,直视御座:“臣请依《贞观律》严惩首恶,以正国法;其余从者,按‘知情不举’之条,流徙边州。至于东宫……”他深吸一口气,字字如钉,“储君御下不严,当自省其过,上书谢罪。”

孙伏伽何尝不知,这一刀若真斩落十余颗人头,东宫一脉必不会善罢甘休。

在情与法、权与律的天平上,终究要寻个两全之策。

他挺直腰板,声音铿锵如铁:“首恶者,按律当诛!此例若开,国法何存?”

此言一出,殿中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