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追溯华夏:纵穿历史,对话古今 > 第186章 太子朱标 可不是善茬

第186章 太子朱标 可不是善茬

每次他的弟弟犯错,明着求情,回到后边了,准会大声训斥,那些话,骂得比咱还要难听。”

“咱记得,有一次老四闯祸了,太子出面,咱没有处罚,可是后来,太子直接将老四暴揍了一顿,那脸,打得乌青乌青的啊,搞得老四每回碰到太子,都要绕道走。”

“还有别看咱儿在百官面前,秉性敦厚,善良仁慈,等回到东宫,对于某些官,那可是骂得狗血淋头。”

“哈哈哈,这性子,随咱。”

……

一谈起已故太子朱标,回忆往昔,朱元璋脸上就是满满的自豪感。

朱元璋为什么喜欢朱标?

他这个当爹的太狠了。

不希望自己子女一样狠。

他这个当爹没读过一天书。

江山是打下来了。

可是守江山。

需要的是文化治国,满腹经纶的朱标,有儒才之学,自然让朱元璋极为满意。

最重要一点,朱标为嫡长子,也是马皇后所生,继承皇位名正言顺,而且还可以管束他的兄弟们,不至于造成朱家人自相残杀的内斗。

哪怕是朱元璋敬重的李世民,依旧是玄武门之变,杀兄杀弟得来的皇位。

朱元璋出自寻常百姓家,一辈子看重天伦,容不得同胞想杀。

这也正是朱标是史上权力最大的太子的缘由。

等朱元璋回忆结束了。

林枫才问道,“洪武帝,晚辈斗胆一问,朱标太子为何会英年早逝?”

朱元璋也没有隐瞒,叹气道,“久病成疾,太子监国十年,这处理国家大事可不轻松啊,每一宗事,都要你事必躬亲,哪里有天灾了,怎么筹备粮食;哪里有匪患了,派谁打仗;哪里有贪渎案,怎么下旨;怎么让百姓有粮吃,让经济商品流通,如何施政令……”

“这些年,他做的是真好啊!咱都以为,能安心下去跟皇后相聚了。”

“谁知道,咱这个后悔啊!”

……

朱标,真如史书记载的一样,是古往今来最完美的太子吗?

一个在乱世中册封的太子。

怎么可能是善茬。

林枫皱着眉,问道,“洪武帝,明初四大案,有三个大案,是在朱标太子监国期间处置,晚辈再斗胆一问,杀得遍地流血的三大案,是谁在主导呢?”

按照后世史书记载,四大案是指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恒案与蓝玉案。

胡惟庸案,简称“胡狱”或“胡党之狱”,明初四大案之一。

朱元璋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

二十三年,以伙同胡惟庸谋不轨罪,处死韩国公李善长等等开国功臣。

前后共诛杀3万余人,时称“胡狱”。

空印案,是朱元璋严惩地方计吏预持空白官印账册至户部结算钱谷的大案。

此案诛杀数百名官员,连坐被杀的人数以万计。

“郭桓案”,是朱元璋严惩户部侍郎郭桓等吞盗官粮的重大案件。

此案涉案金额巨大,核赃株连之人遍天下而著称,案发后中产以上民家被抄杀者不计其数。

最后一个是蓝玉案,这与太子朱标没有关系,因为是朱标病亡后,朱元璋才诛杀大将蓝玉、继而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历史事件。

朱元璋扭头,说道,“这些大案,有何不可吗?”

林枫解释道,“后世有说法,说洪武帝你大肆诛杀朝廷官员,杀害开国大臣,有违天和。”

“哈哈哈!”

朱元璋森冷一笑,说道,“功臣是功臣,罪臣是罪臣,这是两码事,他们有功,朕给他加官进爵,他们有罪,朕也不会仁慈,大明百废待兴,百姓穷苦,他们这些野心官员,有朝廷养着,却还要搜刮民脂民膏,你说他们该不该死?”

林枫思考了一会,说道,“洪武帝,大肆株连的话,会不会太重?”

朱元璋摇头道,“年轻人,你是没有看过他们犯下的一条条触目惊心罪行,哪怕是咱儿子,咱那个宅心仁厚的太子,亦无法容忍。”

“比如丧尽良心的胡惟庸,这厮当了丞相后,觉得自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日益骄横跋扈,擅自决定官员人等的生杀升降,先阅内外诸司奏章,对己不利者,辄匿不上报。各地喜好钻营、热衷仕进之徒与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送金帛、名马、玩物不可胜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