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拎着皮箱,正要跟沈寂上车,一个穿着警服的探员气喘吁吁地停到了跟前:“太……太好了!队长……亏……亏得你们还没走。”
“局长让你来的?”
“是!”探员累得直喘气,却依旧对着沈寂伸出了大拇指:“队长,你怎么知道的?”
“知道我来纸扎铺的就只有局长。”沈寂看了眼天色:“局长还有什么吩咐?”
“局长让我请您跟沈姑娘回去。”探员一边顺着心口,一边道:“出事儿了,董太爷那边出事儿了!”
“董太爷,他不是在——”
“老太爷来临江了,就这几天的事儿。”探员道:“老太爷来临江就是为了找局长说童村儿的事儿,这队长跟沈姑娘都答应去童村了,老太爷的事情,局长就没跟你们提。”
“边走边说吧。”沈寂示意探员上车。
探员看了下汽车,眼神中露出一抹惊喜,很快就平复了下去。
“不用去车站了。我来的时候,局长说了,说同村那边,已经安排季法医跟时大夫先过去了,让你和沈姑娘跟着我去董家,先见见董太爷。车站那边,局长也跟打过招呼了,让你们乘坐明天上午十点的火车。那个,局长说了,他明天上午跟你们一起出发。童村的事儿,怕是不那么好对付。”
“董太爷是个什么情况?”
“说是中邪了,可我没见着老太爷,也不清楚是个什么情况。”
路上,探员又给他们说了一些别的事情。
探员不姓董,但他的母亲姓董,是董家的旁支。探员之所以能够进入警局,也是托了老太爷的关系。
“对于童村的事情,你还知道多少?”
“我只知道那个村子原本不叫童村,是出了童家灭门惨案后,才被叫做童村的。村里的年轻人,在灭门惨案发生后,几乎都死了,死因跟死状各不相同。”
“还有别的吗?”
“队长的意思是?”
“被刻意隐藏下来的信息。”
“我倒是知道一个。”探员沉思道:“我的那位表亲,也就是在童村失踪的记者徐友伦,其实不是冲着童家老宅去的。”
“不是冲着童家老宅?”
“嗯!”探员点头:“在那个人给他的信里还记述了一件事,徐友伦是被那件事吸引,这才启程去的童村。董家人猜测,徐友伦的死,极有可能与那件事有关,而童村之所以发生惨案,也跟那件事有关。”
“什么事?”
“你们听过养小鬼吗?”
“养小鬼?”
沈寂与沈清互看一眼,各自摇头。
“没听过也不奇怪,我刚听说的时候也觉得这事儿不是真的。”探员道:“据说这养小鬼只在香江流行,而童家祖上,也就是童老太爷的父亲曾在香江做过苦力。童村那边有传言,说童家之所以兴盛,是因为童家祖上学会了养小鬼。”
“类似五鬼运财?”
“差不多是那个意思,但又有些不一样。”探员解释道:“沈姑娘说的五鬼运财,是跟鬼怪达成交易,各取所需,这能与鬼怪打交道的,也非寻常之人,多多少少都是会些法术的。”
“这五鬼运财虽是旁门左道,但会此术者都是有些真本事在身上的。”
“养小鬼没这么麻烦,也不需要会法术,相对来说简单一些。”
“你会养小鬼?”沈寂问,一动不动地盯着那个探员。
“不不不,我不会,我怎么可能会这个。”探员挠了挠头:“因我是董家的旁支,又是在警局里头的,这在前期调查的时候,老太爷让我帮着整了不少的资料。养小鬼这件事儿,就是在那个时候知道的。”
“这小鬼要怎么样?”沈清发问。
“这养小鬼的人不同,想要的东西自然也不同。有人是求财,有人是求运气,还有人是为了报仇。养小鬼的第一步是请小鬼,就是找一些夭折的孩子,把他们的魂魄拘起来,让他们为自己办事儿。”
“小孩子?”沈清不自觉地放大了瞳孔:“这些人是在惹火上身。”
“沈姑娘说得不错,这孩子的鬼魂与大人的不同,因他生前就是小孩子,死后也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往往主人说什么,他就做什么。如果主人得罪了他,跟他闹脾气,他可能连自己的主人都给吃了。还有,这些被养起来的小鬼,基本上就成了家养的野鬼,是没有机会进入轮回的。”
“这比那些旁门左道还要旁门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