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上。而燃料尚有余裕的,则飞向雅加达,在那里的陆基机场降落后,择机与舰队合流。
而在之前空袭中受损,难以通过紧急维修恢复航行能力的川雾号(舵机受损无法操舵)和冬月号(进水过多难以控制)则不得不在撤出人员后加以雷击处分。
瑞鹤号回收直卫队后,再次放出了第二波直卫机队。不过或许是因为天色已晚,最终英国人并没有发动第二次袭击。直卫机群伴随着晚霞一起降落在瑞鹤号的甲板上。
航空部队的损失倒是很小,被击落或者受损难以修复的不过27架炽风而已,其它受损的飞机都无大碍。
127.前路未明
户冢道太郎在带领舰队进驻文莱之后,一边对受损舰只实施紧急维修,一边通过远程无线电通讯和大本营沟通,请求支援。
在反复沟通后,由战舰伊势、日向带队,包括装甲空母大凤、装甲空母凤翔(大凤改)、正航扶桑(第二次努美阿受伤后改装为航母)、轻空母神鹰(第二次努美阿被俘的独立级贝劳森林号)、轻空母龙骧、巡洋舰改造的轻空母利根号,护航重巡高雄、爱宕、摩耶、鸟海,以及第4、17、18、19驱逐舰编队在内的大批舰队紧急补充进入第二游击舰队。
另外,原驻塞班岛的海军航空兵通过陆基机场转场,进驻了苏门答腊的空军基地。这样,户冢道太郎手里又多了124架惊雷型局地战,在必要时也可以参与对舰攻击。
此时,第二游击舰队的兵力才勉强压倒了对面的英军。如果英军继续这样主动深入进攻而脱离安达曼群岛基地的陆基航空兵掩护的话,日军终于在战斗力上占据了上风。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户冢道太郎还是不得不上岸寻求陆军的协助。在收获了一片白眼和奚落,不得不再次走上层路线拿大本营命令压人之后,户冢道太郎终于获得陆军的保证:在海军需要的时候,可以出动机群参与舰队的护航。
再继续等待了一个星期之后,户冢道太郎终于在文莱等来了支援舰队。
但是在支援舰队到达的前3天,苏门答腊前线却传来了让人意外的消息——英军在大批舰载战斗攻击机的掩护下,在苏门答腊岛西北角的班达齐亚附近实施了登陆。攻势凌厉,已经在登陆场站稳了脚跟。
英军此举顿时让日军上下摸不着头脑。
按照一般的思维,在未能歼灭日军舰队的情况下,对苏门答腊实施登陆作战,对英军极为不利。这等于将英军部队钉在了苏门答腊,有了一个不得不加以防守的阵地,拱手将进攻的主动权交由日军,英军舰队则不可能离登陆场太远。
否则登陆场如果被袭击,已经登陆的部队有可能被日军的反击推下海。
户冢道太郎在指挥室里,面对标注着英日双方兵力态势的显控台沉思良久。
英军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呢?
不过此时日军可以选择的进攻路线也有风险。
首先自舰队到达文莱后,日军就发现港外不断有美军潜艇的活动。之前虽然日军也多次截获美军潜艇发送的电文,据此判断周围有潜艇活动,但是直到装备了新型声呐的阿苏号重巡抵达文莱锚地,日军才惊觉锚地周围的美军潜艇如此猖獗——几乎所有主要航道附近都有美军潜艇出没!
这就意味着,只要日军舰队出动,美军就可以立即获取其动向。然后据此作出对应。
真是……一想到自己一旦出动就会被敌人发现,户冢立即将具备良好反潜能力的阿苏号重巡派出实施反潜任务,然后又加派了刚刚完成舾装的大淀号航空轻巡洋舰和两个驱逐队,总算是把文莱附近的美军潜艇驱逐。
但是接下来的问题并不比潜艇轻松。日军应该采取何种对策,对应英军的登陆呢?
按兵不动绝无可能。坐视英军从容攻略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断绝日军航空油料的供应,姑且不说在战略上是多么大的错误,光是陆军就可以狠狠地再次羞辱海军一番。
而且,这等于将已经在巴尼亚群岛隐蔽待机的第一游击舰队丢给了敌人。
若英军从容占领苏门答腊,甚至只需要建立起稳固的野战机场,就可以用飞机封锁巽他海峡,或者更进一步,在龙目海峡布雷,阻断第一游击编队的归路。
届时,第一游击编队即使能够在英军的围攻下无损,光是耽误回程的时间,就足够米国在实力空虚的所罗门群岛一线采取攻击态势了。
但是进攻也决非易事。
可以选择的进攻路线有两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