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舰娘投共记(全网最全本) > 分卷阅读471

分卷阅读471

过程,通过多次实验取得平均值。

在我的能力之下,试验以前所未有,大概是人类做这类试验十几万倍的速度进展着。

要知道,被我请教的那位教授如果要做这样的实验,每一种合金配比,他都需要一次性做出数百个试样,然后还要通过取样来确定所有的试样的成分都是一样的(因为搅拌不均匀和放置之后密度比较高的合金元素下沉等等因素,并不是所有的试样成分都一样,钢水顶部和底部的成分乃至于密度都会有差异),接着在做破坏性试验的过程中也不可能像我这样,压坏了扭断了,都可以“捏回原状”再继续试验一次。

他只能一次性做几百个样品坏一个换一个,而且还要做更多的重复试验来避免取样误差。

成本起码我现在的几万倍不止,而且速度也要慢得多。

嘛,我这个能力还真是方便呢。

试验以两小时一轮的速度快速的进展着,日夜不停。

......

一周之后,实验室旁边的资料室里,用牛皮纸袋封装的实验资料已经堆积如山了。为了放下堆积如山的资料我甚至中途再次开挖,将资料室拓宽了好几倍。

不过,材料学研究的实验过程还真是枯燥啊......我到现在大概做了十六万个配比的试样,但是距离所有的配比方式全部穷举仍然是差很多。

真不知道实验条件恶劣的多的普通人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大概需要几代人的积累吧。

所以才会有科研底蕴这个说法么?

不过好在,虽然没能做完所有的可能性,但是在实验过程中我确实是筛选出来了上千种有价值的合金配方。

除了自用之外,可以拿出来一些,作为敲门砖来博取教授们的信任了呢......

(作者的话:这一章其实是第十五章的初稿。但是我在写完以后自己看了一遍,觉得这种具有大量技术细节的文最好还是不要放入正篇。

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技术细节感兴趣,大家更喜欢看的应该还是情节进展和战斗。

但是这个细节如果不讲清楚,可能有一些情节进展会不太明白,所以我还是改写了一下,放在外篇中,供感兴趣和对情节发展不是太理解的读者观赏。

希望大家能喜欢。

ps,关于涡扇发动机的涡轮叶片在高温下单晶体退化成多晶体这个事情实际上在现实中确实存在,而且目前没办法解决。

不过好消息是,晶格退化并不会影响性能就是了,也就是说当初费劲做成单晶体完全没有必要......新的设计规范也不再要求非要做成单晶体了,因为你就算做成单晶体只要工作一两次,升温降温过程来两个循环就会全部退化成多晶体。

嘛,这个是在1.0以后咨询了材料学大佬得到的结论,有些1.0中我自我感觉良好的新材料在大佬看来,都有一堆问题,而最大的问题是,那些新材料的微观结构都不太稳定,经常会在自然条件下就退化或者达不到设计效果。所以2.0里可能就不会使用了。)

16.科学家的酒桌

“居然是真的......”增本量教授看着面前的一根试样,那是一根钢棒,在实验前用油漆涂覆在上面的直线,现在已经扭曲成一道螺纹缠绕在钢棒的表面。

这并不是有什么人调皮在钢棒的表面涂了一圈螺纹线,而是代表着这根钢棒被扭力测试机扭转了三圈以上,原本在钢棒表面涂的直线也被扭转了三圈,成了一条螺纹。

而且,钢棒仍然没有断裂的迹象,即使扭转造成的形变已经让它变得非常烫手了,钢棒仍然顽强的抵抗着扭力,没有断裂。

“居然是真的......”增本量教授讲目光转移到自己手上的报告上,在那里,他的助教在他的指导下,带着全班四十几个学生昼夜不休的做了接近三天的实验,将自己从箱子里随机拿出的一份实验报告全部验证了一遍。

所有的测试数据,排除取样误差和合金元素损耗问题,与原始资料完全一致。

如果其他的也都是这样的结果......如果所有的这十六种配方都是可用的话......

增本量教授摩挲着下巴。

一笔不小的财富。

是的。

这十六种合金配比性能各异,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是有价值的。

有的抗拉能力和价格平衡的很好,有的则具备非凡的耐腐蚀性,有的在六百摄氏度的环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