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在长江以北,襄江以南,豫章则在长江以南。从豫章到江陵大概需要三四天的路程,陆逊的使者经过三四天马不停蹄的跋涉终于到了江陵。
到了江陵之后,使者把文书递给了朱元璋,向朱元璋表明了陆逊的立场。
就算朱元璋是个人精,听到到陆逊使者的话又接过文书看了看有些惊讶,同时也很疑惑。朱元璋是知道的,自从江东被陈庆之偷袭之后,陆逊回军到了豫章,但毕竟陆家根基还在江东,所以朱元璋有些想不明白。
“陆都督乃是当世人杰,陆家的基业也在江东,他不去投奔项羽为何要来投奔于我?”朱元璋拿着文书对使者问道。
“大都督确实是当世人杰,他心中所想哪里是小人能猜得到的呢?他只对小人说,如果大人是个明主的话就一定会接纳他,如不接纳,他再另寻出路。”使者陪笑着答道。
“那陆都督能带过来多少兵马?”能有实力坐镇一郡的陆逊如果来投靠自然不会孤身前来,所以朱元璋开口就问陆逊要带多少兵马过来,他好心里有个数。
“大都督手下还有兵马两万,因为攻打江夏需要大量战船,所以江东还有近一半的战船在大都督手里,楼船,斗舰,艨艟,走舸,游艇约有一千余艘。”使者有些得意的说道。
“真有一千五百余艘?”朱元璋听到有一千余艘战舰,眼睛眼睛顿时一亮。
江东的战舰,可不是项羽的那些渔船能比的。就拿楼船来说,江东最大的楼船高十余丈,上下共有五层。不仅外观巍峨威武,而且船上装备陆上守城用的炮车,檑石等器械,戒备森严,攻守得力,另外还列矛戈,树旗帜,宛如水上堡垒,可载兵三千人。试想一下,载二十人的小渔船能与载三千人的楼船相比吗?
江东的战船,除了楼船之外还有斗舰,艨艟,走舸,游艇。斗舰舰首方阔,船舷设有女墙,斗舰舷内建有战棚,棚内乘载官兵,棚上也有女墙,是一种攻击性的战船;蒙冲以生牛皮蒙背,具有良好防御性能,船型狭长,船速快,专门用于突击敌方船只;走舸是三国时期的运兵船,船舷设有女墙,掩蔽士兵作战,士兵兼作划桨操船之事,船速较快,有较大冲击力;游艇是用于哨探巡逻的快船,体形较小。
江东战船,毫无疑问是代表着三国时期造船的巅峰,说朱元璋的水师是战无不胜的,那是因为朱元璋没遇到周瑜或陆逊,吕蒙领衔的东吴水军。如果遇到了,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以陆逊这个条件不管去哪里所有的人肯定都会笑开花,结果偏偏跑到我这里,难道真是诈降?”
朱元璋在双眼冒光的时候又忍不住心想,可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像,之前北方大草原上耶律阿保机与完颜阿骨打争霸草原,耶律阿保机就是轻信慕容俊他们才使自己败得那么惨的,这件事情朱元璋知道,陆逊也不可能不知道。要是诈降,以陆逊这种智商怎么可能会用这么低级的诈降呢?
可是话说回来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最不好用的计策说不定就是最好用的计策。兵法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朱元璋想了半天还是不明白,就对着陆逊的使者好言以待,让他先下去休息,又把荆州众文武叫来商议。
如今朱元璋手下头号二号谋士都不在,身边只剩下朱升,朱温,李善长,胡惟庸之流,他们的见识说白了还不如朱元璋呢。至于手下的武将,像冯胜,冯国用之类的,同样见识也比不上朱元璋,所以商量了半天,依然没商量出一个结果。
但是大部分人的意见就是让陆逊遣散所有兵马,只让他们三个过来,顺便让朱元璋派人去接管豫章以及陆逊的船只,因为如果陆逊是诈降的话那他的危害实在是太大了。说到最后,他们自己都不信陆逊会接受这种条件了,哪有这样的好事。朱元璋对此依然是犹豫不决,最后没办法只能派人快马加鞭跑去襄阳战场问刘伯温。
两天后,刘伯温回话了,他向朱元璋详细分析了陆逊现在的处境,觉得陆逊领兵前来十有八九是真心投靠,让朱元璋只管接纳便是,然后再派人去接收豫章郡,让陆逊派兵北上助他与徐达攻打襄阳。
朱元璋看了刘伯温的文书心里稍安,就照着刘伯温说的去做,派朱棣,李文忠引三千轻骑去接管豫章郡,又派李如松,朱升去豫章郡多迁百姓到江陵。
五天后,朱棣,李文忠引三千轻骑到了豫章郡配合李如松,朱升迁民。接管了豫章郡之后,朱元璋的人口已经达到了近一百万,抵得上当初的蜀国人口了。
十天后,陆逊接受朱元璋的命令,带着陆文龙,陆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