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李继隆对自己的杀胡令赞不绝口,冉闵还以为李继隆同意了他留在这里呢。
“永曾兄弟,你看我们一人退一步可好,我先与杨业回雁门关,你在这里颁布杀胡令。如果来的义士多的话,我就与杨业带兵来这里与你汇合,如果来的义士少,那你就带兵回雁门关如何?”李继隆见劝不动冉闵,便灵机一动说道。
“好,既然李都督都如此说了,那我答应便是。”在冉闵看来,他这诏书一发出去,必然会有很多义士前来助他,所以他就爽快的答应了。
“那我就先回雁门关啦,永曾兄弟,事不宜迟,杀胡令就现在发布吧。”李继隆对冉闵说道。
“那好,我在这里等着李都督回来!”事情谈妥,冉闵也不在那么疯魔了。
李继隆只是点点头就走了,他的想法正好与冉闵相反,觉得没多少人会来帮冉闵。
“来人,去把这杀胡令发布到凉州,幽州以及中原地区,我就不信了,我几百万的汉人会没有几个义士来助我。”李继隆走后,冉闵就开始下令了。
冉闵的手下把杀胡令发布出去了,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遍了大江南北。同时也很快传到了通讯发达的刘禅这里。
这时候成都还处在骊姬之乱的时候,刘禅与骊姬明争暗斗,接到冉闵的杀胡令虽然很是感慨,但自己现在身边只有范蠡,没有一个得力的干将。而刘备,此刻正在装死中,所以刘禅对冉闵的杀胡令也无能为力。
不过,刘禅的无能为力并不代表着其他人不会去。
杀胡令发出去的第一天,就有一人带着约百十人来投。
此人唇若涂朱,睛如点漆,面似堆琼,有出人英武。他还有一手绝活:拿着一张川弩,只用三枝短箭,百步穿杨,箭到物落。他身上有精美的纹身,纹身主要由前胸,双臂的山水画和后背的青鸟(鹰)构成。这人正是梁山第一帅哥浪子燕青。
冉闵听到有人来投大喜,亲自出门迎接燕青。
当天晚上,又有一人带着两百余人来投。
此人戴一顶吞龙银盔,披一副热钢甲,穿一领金线绛红袍,系一条七宝麒麟带,着一双云根虎尾靴,弯一张六钧弓,攒一壶透唐猊凿子箭,使一柄开山金蘸斧,骑一疋火龙驹,悬一条金光劈楞简。
这人正是《水浒传》八十万禁军副教头,官带右义卫亲军指挥使,车骑将军周昂。曾几个回合打败张清,与卢俊义大战二十回合不分胜负。冉闵同样亲自出城迎接他。
到了夜里,竟然还有人来投,此人背着一张琴,一看就知道是个琴师,此人正是高渐离。他孤身一人,一身普通百姓家的衣服,可是依然遮不住他那身出众的气质。他使用的武器是兵器谱上排名第七的水寒剑。
高渐离与燕青,周昂不同,他与冉闵交谈一番就不见了,也不知去了哪里。
第二天,也来了几伙人,少的只有十几人,多的有两三百人。但这些人中,只有一人勇武过人。
这人虽然没有燕青英俊,但也相貌堂堂,一袭白衣风度翩翩,宛如天外飞仙,骨格之中傲然之气顿然。胯下黄斑马,掌中花枪,背上一把宝雕弓,一看就知道是个神箭手。此人就是勇三郎“白衣神箭”王勇王伯当,曾一箭射死隋唐第九条好汉魏文通,对李密忠心耿耿,直到最后被唐军杀死。
王伯当其实也是鲜卑人,只是自幼被汉人收养,深受汉人礼节文化的影响,加上不知道自己是鲜卑人,养父养母都死在了铁木真的手里,所以王伯当也特别痛恨鲜卑人。
有些人,不是光看外貌就能知道是什么种族的人,要不然王伯当也不会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因此冉闵也把他当成了汉人,很高兴的出来迎接他。
当天晚上,冉闵见只来了不到两千人,很是失望,他便把燕青,周昂,王伯当找来商议。
周昂只是个武夫,他的意思很简单,就是随大流,倒是燕青与王伯当有些见地。
“算起来明天铁木真的十五万大军应该也到了,而我们只有两万多的兵马,不如我们先去雁门关与李都督会合,到时候再另图他策。”王伯当说道。
“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冉闵问道。他与李继隆也约定,若是来的义士少他就带兵回雁门关。
“将军,说不定很多义士不知道这里,都去了雁门关呢?不如我们先去雁门关看看,若是雁门关的义士多,我们就在杀回来如何?”燕青提议道。
“小乙哥说的有道理,毕竟才两天就来了两千义士,有些地方远的义士还要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