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把守,以免战马跑掉,装备被人偷走。
回去之后,吴三桂命人筑一高台,自己吃斋三日,然后又沐浴更衣,在高台上举行祭天仪式来感谢上天对他的恩情。
祭天仪式结束之后,吴三桂才命人把这些战马驯养起来,并挑选勇猛之士穿上这些装备,得了约五千骑兵日夜训练。
也不知是吴三桂祭天感动了上天还是怎的,这些战马出奇的听话,他挑选的猛士穿上这些装备之后也变得异常勇猛。
就算比起项羽的子弟兵,这支精锐也丝毫不差,甚至吴三桂觉得还可以完爆项羽的子弟兵。
只可惜项羽的子弟兵差不多都死完了,就算他想找项羽的子弟兵切磋也没那个机会。
天下精锐,总要有个响亮的名字才能让世人记住他,所以吴三桂还要给这支精锐起个名字。
因为在夷洲,所以吴三桂把这支精锐以“夷”字开头,想了很久,就把这支精锐取名为“夷丁突骑”。
历史上,袁崇焕经略辽东之后,经过改编整训,“关宁军”作为一支精锐横空出世。而夷丁突骑,则是关宁军精锐中的精锐。
夷丁突骑可以说是关宁铁骑的另一个延续,朱由检杀了袁崇焕之后,把关宁铁骑一分为三,一部分归祖大寿指挥,一部分归吴三桂指挥,还有一部分被调进关内,镇压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
不久,祖大寿率领的关宁铁骑被清军全歼,进关的那部分也在与李自成的作战中全军覆灭,只剩下吴三桂所部硕果仅存。
这一次,吴三桂信心满满,带着五千夷丁突骑与三万五千的兵马从夷洲跑到江东来给项羽助战。
有了吴三桂四万兵马的加入,项羽的兵力又扩充到了十一万。比起刘禅的十三万大军,看起来也不逞多让。
尤其是看到吴三桂带来的五千夷丁突骑,别说江东降将了,就连项羽都在双眼冒光。
听完夷丁突骑的来历之后,项羽很是高兴,范增更把这说成是天佑他们大楚,让整个江东的文武都士气大振。
面对来势汹汹的蜀军,有陈庆之在会稽阻挡吴起,乐毅让项羽很是放心。
庐江方面,项羽让项伯去吴郡把项梁换回来,以项梁为主将,带着韦孝宽,谷利,朱治,朱然,魏腾等人引兵两万去抵抗岳飞。
在水上,项羽以共敖为主将,带着朱桓,全琮,潘璋等人引吴三桂带来的两万五千大军在丹阳周边广布战船,阻止周瑜的水军。
这一路,是项羽最不放心的一路。一方面是忠诚,另一方面是能力。他们临走的时候项羽再三嘱咐,只要守好丹阳周边的水寨即可,不可贸然出击。
至于诸葛亮这一路,项羽带着吴三桂与安禄山亲自领三万兵马前去抵挡。
最后,项羽留项燕,管仲二人引五千兵马留守建业,顺便监视一下江东各士族的动静。
临别之前,项羽还要与虞姬,项楚飞道别。
虞姬已经习惯了这么多年以来项羽的东征西讨,她不奢求能与项羽长相厮守,只希望不管项羽走到哪里心里都会装着她。
但项楚飞不同,从记事起就想着与项羽一块上战场的他竟然主动用还很稚嫩的声音对项羽请缨道:“父王,儿臣请求与父王一块出兵!”
项楚飞这么一说让项羽颇感意外,虞姬也急忙对与她差不多高的项楚飞说道:“行军打仗可不是游山玩水,你还小,要去战场也要等你长大些再去。”
“项橐7岁就做了孔子的老师,甘罗12岁做了宰相。现在我都八岁(虚岁)了,要是比不上他们岂不是给父王丢脸?”项楚飞人小口气却不小,说起来还振振有词。
“哈哈,不愧是孤的儿子!好,孤准了,明日你就与孤去犁阳打诸葛亮去。”本是还在考虑的项羽听到项楚飞这么说顿时哈哈大笑,同意带他去战场。
“大王,战场凶险,臣妾怕……”虞姬哪里舍得让项楚飞去战场,就劝项羽道。
“无妨,有孤在,天下无人能伤到飞儿,就让飞儿随孤去战场历练一番,将来也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子。”项羽止住虞姬,对她笑道。
“是啊母妃,有父王在谁还能伤到孩儿,你就让孩儿去吧!”项楚飞拉着虞姬的手撒娇道。
虞姬无奈,只得随了项楚飞。她还再三叮嘱项羽,一定要保护好项楚飞。
带着项楚飞出征,不仅要说服虞姬,还要把项燕,项梁一一说服。好在项燕,项梁两人都同意项楚飞去战场上历练一番,让项羽省去了很多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