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业呆了几天之后,刘禅把嬴政留在了这里,命关羽引五千西凉铁骑领当地守军留守江东,让管仲、鲁肃、顾雍、张纮、陆绩、项伯等一应降将相辅。
至于刘禅自己,他则是引着近万西凉铁骑带着张飞、范蠡去荆州与诸葛亮、岳飞会合。
就在刘禅离开建业前后,远在海外的倭国也在悄悄地进行着一场蓄谋已久的夺权。
自从嬴政在倭国杀死卑弥呼、绵津见、建雷御方等一应掌权者之后,为了促进秦人与倭人的融合,就允许秦人与倭人通婚,同时让他们混居在一起。
从那以后,倭国人争相与秦人通婚,在他们的眼里,能与秦人通婚那是一种无上荣耀。
不过话说回来,愿意与倭人通婚的秦人早就与倭人通婚了,剩下的这些即使有了嬴政的允许他们一时也有些不适应,在这些秦人的潜意识里他们还是想着秦人与秦人通婚最好。
而且在倭国,历代掌权者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基本上也都是如华夏各朝那般实行重农抑商、愚民的政策,这样使得倭国百姓更容易管理。所以雄才大略的嬴政上台后即使没有什么秦人与倭人通婚也很容易就让这些倭国百姓心悦诚服,万民归心。
当白起攻占青、徐两州之后,嬴政就去了徐州,把扶苏一人独自留在了倭国,并留给他两万兵马,让他在这里学习治国之道。
扶苏在嬴政走后又招募了三万兵马共计五万,先是留三万兵马守自己所在的出云郡,又往其他五郡各派四千兵马留守。然后进一步修改了嬴政昔日的政策,极力鼓励秦人与倭国人通婚,促进两族人的融合,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在倭国长治久安。
扶苏刚开始做出这个决策的时候,并没有多少秦人响应他。
为了能让这个决策顺利实施,扶苏又颁布律法,宣布倭人与秦人有着同等的地位。他的这个法令在倭国引起了秦人的极力反对,他们坚决要维护自己的利益。
面对秦人的种族排斥,倭人很是失望。在他们失望之时,有一个叫安倍纯二郎的倭国人横空出世,他利用倭国百姓的失落情绪开始四处散播秦人看不起倭国人的流言,甚至越抹越黑,说秦人要让倭人永远消失在这片土地上。
其实秦人确实排斥这些倭国人,但也没有看不起他们的意思,只是文化的差别加上思想的束缚,使秦人不相信倭国人。
在这些秦人的眼里,他们觉得他们给倭国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极大的促进了倭国的发展,因此由他们统治倭国天经地义。
只是在这封建时代,百姓是很容易被流言给误导,有部分不服秦人统治的倭国人首先响应了安倍纯二郎的流言,随着他一同散播。
这些流言就如一个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当扶苏听到这流言之时,这些流言已经不是一下两下就能平息的事情了。
意识到事情严重性的扶苏开始下令彻查流言的始作俑者,奈何这安倍纯二郎也有些能耐,被扶苏抓到的人有一堆,唯独没有他。
这还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开始。
后面接连几天,倭国各地都开始出现暴乱,为了维护这些秩序,扶苏只得一边派人去劝说一边加派人手去威慑、镇压。
只是如此一来,扶苏在倭国的五万兵马就变得更加分散,就连出云也只剩下了一万兵马。面对种种局势,他竟有了一种无力感。
无奈之下,扶苏派人去徐州请嬴政派人来协助他,结果他派去的人却一去不回。
见徐州那边始终没有消息,扶苏考虑到可能是有人故意阻止他去寻求嬴政帮助的,就又加派人手去徐州报信。
同时扶苏不忘在各地要紧处设置暗哨,以防倭人叛乱。
再说这安倍纯二郎,他的手下还有东条美浪、梅津原二贤两人。
这三人平日里最仇视秦人,他们把呆在日本的秦人称之为“支那人”,把倭国称之为“大日本帝国”,还把自己私下里招募的四万兵马称之为“皇军”。
这一天,安倍纯二郎把东条美浪、梅津原二贤召集到自己的住处,对他们说道:“据探子来报,支那人嬴政已经与汉国皇帝打起来了,如此天赐良机,我等当齐心协力,光复我大日本帝国!”
东条美浪、梅津原二贤二人也大喜,对安倍纯二郎说道:“愿听将军调遣!”
安倍纯二郎眉头一皱,大喝道:“叫我天皇!”
“是,是,愿听天皇调遣!”东条美浪、梅津原二贤二人急忙改口道。
听到他们二人改口,安倍纯二郎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