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他们随身携带的干粮也几乎用完了。
回到昌卢后,碍于赵云的官位与自己的决策,白起恼怒没趁机攻打韩信大营的同时也没有责怪霍去病,反而把范蠡、虞允文、蒙恬等人召来商议下一步的对策。
尉缭纳道:“既然韩信大军去护送粮草了,那他们的行军速度定会大打折扣,我们不如趁此机会猛攻唐军大营,如此定可大获全胜。”
虞允文听了急忙否决道:“不可,韩信此人精通兵法,定能料到我军骑兵所带粮食不多。我料他会留一军保护粮草,其他兵马先行一步回到大营。”
白起微微颔首,对众人说:“彬父说的在理。”
岳飞说道:“自古以来兵不厌诈,我们第一次劫他们粮草不成,还可以第二次去抢劫,只要韩信派重兵去保护,我们趁机把他大营端了便是!”
“其实还有一种办法。”白起忽然说道。
“什么办法?”众人眼睛一亮,急忙问道。
白起道:“昔日秦、赵长平一战奠定了大秦统一六国的基础,不如我们上书陛下,让他征召全国男子来参战,以绝对兵力优势打败韩信、李靖,如此大势可定矣。”
“怕就怕如此做会把李世民逼急,让他也被迫会这么做。要是真到了这一步的话,无论哪一方获胜,到时都免不了生灵涂炭的下场呀。”岳飞担忧道。
“俗话说得好,长痛不如短痛。自黄巾之乱以来,我大汉的人口经历了四十几年就从五千万锐减为不到一千万。如果再这么继续打下去的话,只怕过不了二十年,汉人就要灭绝了。这样的结果是鹏举想要看到的吗?”白起反问道。
“自古以来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末将赞同白帅的提议。”蒙恬也说道。
岳飞觉得白起、蒙恬说的都有道理,就让白起继续说下去。
只听白起说道:“大唐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国库充足,所屯粮草供养他们现在这些兵马的五年都不是问题,所以这么耗下去是不会有结果的。但如果李世民被迫把唐国的成年男子都召集起来的话,他们的粮草根本就支撑不了多久,我们光靠国力就可以拖死他们。”
看着白起说的有条有据,众人沉思了一番,他们觉得确实没必要这么打下去了,就都同意了白起的说法。于是他们联名上书给刘禅,请求刘禅下令征召全国成年男子来参战。
再说刘禅这边正带兵围剿山越呢,接到赵云、岳飞、白起等人的联名上书后就把刘伯温、关羽找来商议,结果刘伯温、关羽两人都觉得此计可行。
于是刘禅令管仲、张居正、王安石、商鞅等人辅佐太子刘季,让刘季征召全国男子来参战,并许诺给他们重赏。
此令一出,瞬间在蜀国引起了极大地轰动,蜀国的文武百官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但总体来说,还是支持这个决定的大臣偏多。
本着少数服从多数,刘禅就是天的原则,那些反对声渐渐平息了。
在商鞅、管仲等人出色的办事能力以及刘禅各种条件的利诱下,蜀国成年男子都争先恐后的跑来参军,使刘禅的兵马瞬间达到了一百二十万。
看到这个结果,刘禅大喜。令卢象升、陈到、高顺等人对着这些百姓日夜训练,还命人连夜打造铠甲、兵器等装备,随时准备北上兖州、徐州。
同时,刘禅还令郑和在倭国征兵,令陆逊、郑成功引五万水军强行攻入黄河,切断唐军的退路。
蜀国整出这么大的动静,早有细作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李世民。
自刘禅征兵的这段时间以来,李世民这边也是异常的热闹。
先是姜子牙、韩信、李牧上书给李世民请求他效仿蜀国的做法征调全国成年男子奔赴青州,又有薛仁贵请求出战。
还有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等人的每日纳谏,他们以国力比不上蜀国为由请求李世民退出青州。
除了他们,李靖竟也请求李世民退出青州。
李世民哪里肯退出青州,他不仅没采纳这些人的意见,反而亲自征调大唐的成年男子,令宇文成都日夜训练。
除此之外,李世民还留李渊镇守邺城,自己亲自挂帅,往青州战场赶去。
李世民知道,这一场战役很关键,完全可以影响后世数百年的历史。如果他输了,大唐就不复存在;如果他赢了,大唐就会成为这世上唯一的超级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