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素就含着珠子,鼓着腮帮子,点点头。
农妇女魂已经反应过来这是自己的尸体,只是连她自己都觉得讶异,不理解:“道长,这是?”
“好人家不必惊讶,想必是你爱子心切,临末的时候,最大的心愿便是给病儿补补身子,这身子想来也是有这样的记忆和心愿的。刚才看见女尸手里端的碗里面就是商陆汤便可知了。”弘景边解释边把了躺在床上小孩的脉,对女鬼道:“好人家,你家小儿已走了,想来勾魂的使者已经带他投胎去了。”
农妇一听,捂着嘴就痛哭起来:“也好,也好,再也不用受病痛折磨了,只是希望,希望小文能投个好人家。”
点素看她哭得厉害,想去安抚,可是一伸手,只能抓住一片虚空。
农妇像似把所有的委屈哭尽一般,止了泪,向弘景恭恭敬敬的三叩首:“谢谢道长慈悲,将来如有机缘,遇到我家相公,还请向他道声抱歉和珍重。”说完之后,便慢慢消散了。
只是这最后的请愿也难以实现,人海茫茫,遇见是何其的困难啊……
黄泉路孤独,此生一人寂寥寥。
弘景对着农妇作了揖,看见她消失不见后,才回过身对点素道:“点素,把珠子吐出来看看,别让它跑了。”
点素依言吐出舌头,舌头尖端粘着一个玲珑剔透的琉璃珠子,周身隐隐裹着一层七彩光,想要挣脱,却挣脱不得的样子。
“如果本君估计不错的话,应该是随心珠。”浮尘一挥,那颗珠子就乖巧的飞到弘景的手掌心上。
“随心珠?”
“随心珠,心之所向,神之所往矣,相传是由千万人心意念所化,无正邪之分,也不会跟主认亲,随意飘动。所到之处,必有死人。”弘景边跟点素解释,边拿出一个葫芦,把珠子装了进去,“也就是说,这个珠子是由人心产生的,这个珠子也不会认主,也不会有主人的。因为临死之人的心愿会比较强烈,所以一般会寄生在刚死之人的身上,人的心愿养着这个珠子,这颗珠子也会给寄主提供强大的力量。这个珠子本身没有正邪好坏之分,全看寄主本身的善恶。”
点素忍不住感叹道:“通度先生真厉害,知道的好多哦。”
弘景将浮尘一甩,挺着脊背说:“你多看点书,也会知道的。对了,记得把这个农妇的尸首埋了。”
“好的,收到。”
收拾好之后,回到客栈,离天亮还有一两个时辰,弘景让点素休息一下,点素睡不着,睁着一双细圆眼,尾巴有一下没一下打着被子。最后实在没忍住,滑到弘景面前问:“通度先生,人的心愿有那么强烈吗?那个农妇所为的一切居然只是想给小儿一碗参汤。”
弘景转过头看着她,唇边勾起一个浅浅的,温暖的弧度,配上的他的眉眼,说不出的俊逸好看:“人的心愿固然强烈,但是生老病死为人之常情,固然千万舍不得,也要放下,不然只会引出千般是非。你现在还小,不懂也是正常的。”
“我已经好几百岁了!”小蛇妖有点气恼的道,“而且总有一天我会懂的。”
她虽然是蛇形,但是弘景就是想到了她瘪嘴的样子,一脸的不情愿和不服气,无奈的道:“你要懂这个做什么,世间万物皆想清六欲,除七情,好早日修仙成道,你还想趟这趟浑水,果然是还没有入世的小蛇精。”
小蛇妖虽然觉得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又不想承认自己小,想了半天也不知道怎么反驳,只好趴在枕头上转移话题:“那这颗随心珠有什么用处么?”
“暂时无用,留着以后送给有缘人吧。”说完,弘景就闭上眼睛,也不理小蛇精了。
当初梦中真君讲得没头没绪的,也不知道带着小蛇妖干嘛,只能先带着了。向南走着,因为离中秋时节还早,一路上也是闲闲散散,时常帮这家除个鬼,那家除个妖。慢慢的,弘景也发现小蛇妖修炼的实在缓慢,先不说已有几百年的修炼光阴,就算寻常资质的小妖,这样两三个月的修炼下来,元丹虽说不会长大,但也会清透一点。何况小蛇妖天天呆在弘景身边,沉浸灵气熏陶之中,但是其元丹,别说个头大小,连颜色也是浑浑噩噩,蒙了一层雾气。
按着这个样子下去,不知道要修炼多少年才会有结果。弘景也不打算告诉她,只是私下里,还是想着法子帮她,只是效果甚微。不过小蛇妖人情世故倒是学会了不少,也知道在什么时候变蛇,在什么时候变人了。
掐指一算,已经是盛夏了,炎日酷暑,点素虽然喜欢晒晒春日的暖阳,但是本身是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