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有皇帝的寝殿数座,其中宋太祖赵匡胤住的是福宁宫,除后妃的殿宇外,后宫中尚有池、阁、亭、台等娱乐之处。
宋初,皇帝为了表明勤俭爱民和对农事的重视,在皇宫中设观稼殿和亲蚕宫。在后苑的观稼殿,皇帝每年于殿前种稻,秋后收割。皇后作为一国之母,每年春天在亲蚕宫举行亲蚕仪式,并完成整个养蚕过程。
延福宫是相对独立的一处宫区,在宫城之外。延福宫是帝、后游乐之所,最初规模并不大。宋徽宗即位后不满于宫苑的狭小,遂大肆扩建、营造。延福宫扩建以后,幽雅舒适,宋徽宗大部分时间是在这座宫苑中度过的。
延福宫殿、台、亭、阁众多,名称非常雅致,富于诗意,当然是富于艺术修养的宋徽宗所取的。宫的东门为晨晖,西门称丽泽。大殿有延福、蕊珠。
东旁的殿有移清、会宁、成平、睿谟、凝和、昆玉、群玉。阁有蕙馥、报琼、蟠桃、春锦、叠琼、芬芳、丽玉、寒香、拂云、偃盖、翠保、铅英、云锦、兰薰、摘玉。西侧的阁有繁英、雪香、披芳、铅华、琼华、文绮、绛萼、琼华、绿绮、瑶碧、清荫、秋香、从玉、扶玉、绛云。在会宁殿之北,有一座用石头叠成的小山,山上建有一殿二亭,取名为翠微殿、云归亭、层亭。
在凝和殿附近,有两座小阁,名曰玉英、玉涧。背靠城墙处,筑有一个小土坡,上植杏树,名为杏岗,旁列茅亭、修竹,别有野趣。宫有右侧为宴春阁,旁有一个小圆池,架石为亭,名为飞华。又有一个凿开泉眼扩建成的湖,湖中作堤以接亭,又于堤上架一道粱入于湖水,粱上设茅亭栅、鹤庄栅、鹿岩栅、孔翠栅。由此到丽泽门一带,嘉花名木,类聚区分,幽胜宛如天造地设。
艮岳是宋徽宗时建造的又一奇艳的宫苑,可以说巧夺天工、宛若仙境。
艮岳周围十余里,以浙江的凤凰山为蓝本建造,人工堆土叠山,主山万岁山(艮山)设数十个大洞,洞中藏雄黄和卢甘石,雄黄据说可以驱避蛇虫,卢甘石则能发散阴气、聚集云雾,使空气蒙郁如深山幽谷。艮岳中有将太湖石积叠成的各式各样的人造山。苑的中部有景物如药尞、西庄、巢云亭、白龙沂、跃龙峡、蟠秀亭、练光亭、跨云亭、罗汉岩。再西有万松岭,岭畔立一倚翠楼,楼旁平地开凿了两处弯形的水池,东边的叫做芦渚,设浮阳亭;西旁的叫做梅渚,设雪浪亭。池水向东流为雁池,向西流为凤池。池周围有馆、阁、亭数座。万岁山脚下设登道直达山上最高处的介亭,介亭左右各有二亭,左为极目、萧森,右为丽云、半山。从山顶向北可俯瞰景龙江,江水的上流引一支注入山涧。苑的西侧有漱琼轩,山石间错落着炼丹观、凝直观、圜山亭,从这里可以望见景龙江旁的高阳酒肆及清澌阁,江之北岸,小亭楚楚,江水支流流向山庄,称为回溪。
艮岳的建造,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从政和到清康间十余年,各地花竹奇石,都聚于此。其中宣和五年,为运载一具高数丈的山石,动用了上千人,凿河断桥,毁堰拆闸,数月的时间才运到汴京。艮岳中的楼台亭馆,除上述记载外,月增日益,难以数计。徽宗晚年,耽于建造苑囿,以致国力不支。不几年,金人打来,围攻汴京,宋钦宗命取山禽水鸟十余万,尽投之于汴河,拆屋烧火,凿石为炮,伐竹为篦篱,又将苑中数以百千计的大鹿尽杀,作为鼓励士兵的食物。至此,艮岳已不复当年面目了。
而大赵和宋朝差不离,宫殿也差不多,沿着一路进去,对于瞻仰过北京故宫的乐宸来说,赵国的宫殿的确和历史上说的北宋宫殿一般,十分小,秀气无比,但不大气。
乐宸随着御长来到绛云阁,乐宝已经梳着妇人髻,戴着符合身份的珠宝、穿着华服,坐在那儿拿着扇子挡着半张脸。
乐宸按照礼法下跪行礼,垂手侍立,御长客套了两句,便退下了,留姊妹说话。
乐宝让乐宸坐下,神情寡淡,这分明不是宠妃的表情,而是皇帝陛下时而想起的玩物的落寞。
乐宝长相并不出众,如果去当皇后或者去寻常百姓家当个主母,那是完全撑得起台面的,可乐宝的家世不够尊贵,自然当不了皇后;入宫当妃嫔,就得有“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的觉悟。
乐宝感慨:“真没想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乐宸不明白乐宝这句话什么意思,但知道她肯定有下文。
乐宝放下扇子:“你当初在我娘面前唱的那出儿《狸猫换太子》,甚是奇妙,可计策再好,短时间内反复使用,也是不成的。”
乐宸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