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居上哇哇大哭,十分自责,乐宸又安慰了好半日,才让她回去。
乐宸未免有些儿疲惫和头疼地揉揉太阳穴。
她也是个女的,为啥要发挥男子力去安慰别人啊?明明就是她比较委屈、损失惨重好吗?
乐宸越想越气。
宋金这个王八蛋,居然还敢在背后拆台,她就知道他没那么好对付。
乐宸知道现在去找宋金也没用,没用直接证据儿表明是他做的,他大可以否认。
乐宸想着也不能就这么吃哑巴亏,她得想个招儿去报复。
于是乎乐宸把黔王召回了汴京,但把黔王妃送到普鲁士进行外交活动访问,顺便学习人家的新型军事化理念,进行:“深造”。
此举一出,不仅宋金,连李太后和三师都坐不住了。
乐宸把宋汤调回来,表面儿上是要让他继承大统,但却把宋汤得力的左膀右臂、黔王妃送到国外——此举一是的确可以学习更多,也让黔王妃有大展拳脚的空间;二是为了泄愤,让黔王妃在黔王得势之时失去最佳巩固政权和口碑的时机;三是为了削弱黔王。
所以这么做只不过是为了压住民间舆论,推选一个傀儡皇帝罢了,和当初的武则天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比较仁慈,没有去杀自己的亲儿子罢了。
再者,黔王失德众所周知,让这么一个人来继承大统,乐宸开心,朝臣们还不安心呢!
还有:朝臣们好容易才得到了两党竞选的资格,现在权力才刚到臣子们的手中,都还没来得及在怀里捂热,他们怎么肯再还回去?
于是乎,朝臣们剧烈反对,但反对没什么卵用,乐宸又不理会,黔王宋汤还是顺利抵达了京城,不过受了点儿伤、路上有人行刺。
乐宸命人把黔王保护起来,没让他和外界联系。
黔王能在有人刺杀的情况下还顺利到达汴京,说明他的本事还是有的,不能小觑,他在黔洲已经坐稳了,还有了自己的势力,就是不重用,也要防范,不能让他轻易得到支援。
乐宸让宋汤秘密去造船厂督工,重新为她自己建造大船。
有宋汤长期驻守在造船厂,宋金也不敢下手儿,毕竟宋金可比乐宸狠不下心,乐宸可以看着自己的亲孙子“去死”,他可不忍心去炸死自己亲儿子。
宋金暗中含恨。
这个狗老妪,就是看中了他多情这一点,所以才把宋汤千里迢迢调过来镇场,又可以让朝臣们乱成一锅粥、保证她自己的绝对权力,又可以压制住他。
宋金可不是这么轻易就服输的人儿,他也想出了对策:让蓝蔻去拜访宋汤,带他出去玩儿。
只要宋汤一离开,他马上就炸。
宋汤的确是离开了,宋金的人也又一次破坏了场地、但这次第乐宸在造船厂中有防备,他们的人没有来得及点燃炸药,只能逃脱,所以就破坏了个设备、打伤了几个要紧的师傅、让乐宸的造船计划再度延期。
乐宸心中不悦。
正巧蓝蔻的驸马因为喝酒之后跟人吟诗,延误了回去签字交接的时间,字迹还十分潦草。
乐宸抓住这个点儿把驸马打了一顿丢在家里,蓝蔻只能回去照顾,无法再分心帮宋金做事了。
宋金不甘示弱,让翟英韶罗列了宋信在突厥做的不好的事情,交由朝中亲信上书弹劾,要求撤回宋信。
乐宸如今已经无法左右朝臣,她不想把宋信撤回来,想让他多磨砺几年,但朝臣们盛势威逼,倘若乐宸不从,要么就是推翻自己的君主立宪的统治,要么就是要服从。
宋金看着乐宸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躺在贵妃榻上、瞧着二郎腿笑道:“陛下合该杀众会舍翁!”
P.S:唐朝著名官员魏征一直都在劝谏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每每被他气得不行都想杀他,还直接破口大骂:“朕当杀此会舍翁!”(会舍翁就是:“乡巴佬儿”的意思)。
乐宸知道宋金在看笑话儿,反而转怒为喜,果然宋金才是她平复情绪的良药:“阿金且走着瞧,有你不悦的。”
乐宸立刻去写了诏书让宋信回来,同时也召回了翟英韶,换了蓝蔻和索如龙去了突厥,还把驸马一起扔过去了。
宋金指着乐宸的鼻子:“你是想让我孤立无援?”
乐宸挑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宋金倒要看看,宋信回来了,乐宸打算怎么办。毫无功绩,虽然美颜温顺易推倒,也不可能就这么上位。
朝臣们的口味很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