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已蒙蒙亮,整个刘家村正沉浸在这霜雾中,朦朦胧胧,已是卯时,安铃儿却已早已,梳洗完,穿好衣物,又从地窖哪了几片菜叶,捣碎了,放在一个已缺了角的碗里。
走到院子里,房子一角,便是一个竹编的笼子,里面是前些日子抓来的两只鸭子,这日子也已过了十来天,可这蛋却是毫无动静,心想,再过几日,便可破壳而出了。看了一会,便将那碗放到笼子里。
像往日一样,将及肩的长发在脑后用一条碎布缠住,破布衣衫裹在身上,已打了好几块补丁,衣着虽不华丽,却难掩她的俊俏可人。
可她并不在意,背上一捆柴,便向村外走去。
“铃儿,起得真早,你牛叔都被你比下去了。”
听到声音,安铃儿忙回头报以甜美的微笑,“牛叔早。”
“嘿嘿,早啊,你这丫头真是乖巧,若我家那丫头有你一半懂事就好了。”
“牛叔哪能这样说,二丫有您这样的爹,可是她的福气,铃儿福薄。”
牛叔一听,暗骂自己嘴笨,“都怪牛叔嘴笨,来,牛叔帮你背。”
“不用的,牛叔,这个我背得动,我已经习惯了,没关系。”
他怎么也不曾想,铃儿这丫头竟是如此乖巧懂事,心里不禁生出一丝怜爱,又感叹她年纪如此小,便要受这苦,心里一酸。
自己家虽也不富裕,可是二丫却是他的掌中宝,心中肉,哪肯让她去那深山里砍柴,更不必说让她每日去集市卖柴火。
“牛叔,我先到那去看看有什么东西可以换。”
“诶,好。”
和牛叔道完别,安铃儿便在集市上寻了个地方,将柴火放下,从兜里掏出块饼子,自己啃了起来,握在手里已经凉透了,咬起来也很硬,若一个不小心便会噎着,可自己身旁也没水。
集市很热闹,虽这时候天才微凉,可这人却是渐渐多了起来,小贩的吆喝声也是此起彼伏,这清早,起来买菜换东西的,不是村民就是府上丫鬟。
“你这柴火怎么卖?”
一个身着青衫,竖着双丫髻,似丫鬟模样的清秀女子柔声问道。
“三十文。”安铃儿整整衣服,慌忙回答。
“喏,给。”
忙接过钱,可那丫鬟似是厌恶般,忙收回手,拿出手帕仔细擦了擦,“脏死了。”
这种情况她早已见怪不怪,每日她都会将自己收拾干净再出门,可每每还是如此,心里一酸,不过好在,这钱并未少。
“小姑娘,等等。”
安铃儿听这声音,如此清脆,似是一个女人,可这集市上,怎会有人识得自己,便不作他想,继续向前走。
“小姑娘,这里,等等。”
停下脚步回头,只见一个身着白衣的女子,正挥着青色手帕,向她招手,伸出手指了指自己,那女子立马点了头,虽有疑惑,可还是向她走去。
“什么事?”
“求你帮我个忙,我便给你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天呐,安铃儿怎曾想竟有这个大便宜可以捡,可她还是警戒的摇了摇头。
“再加一两可好?”
“做什么?”
女子眨了眨美丽的桃花眼,朱唇微启,“你将这信送到前方慕容府上,你便道是怜儿相送。”
接过信封,一股扑鼻茉莉香萦绕鼻尖,沁人心脾,“好。”
“你可记住,不可走大门,只可走偏门。”
“嗯。”
“这锭银子你先收着,我便在这等你,若你回来,便将下一锭银子再交予你。”
接过银子,她忙紧窝在手里,略微有些沉,这真实的触感,让她心里一阵欣喜,转身便走,这二两银子便可买些种子,前方那田地还荒废着。
那慕容府她是知道的,绕了几道弯便到了,这青阳镇竟还有如此豪华的宅院,记得她和娘亲第一次路过,娘的嘴里满是欣羡,却隐隐透着丝遗憾,可她那时并未想过去追究。
这宅院实在是大,走了好一会,才找到那偏门,她微微叹口气,曲起食指,敲了敲门。
这手才敲了一下,这木门竟一下就开了,着实把她吓了一跳,想必里面的人早已知了信罢。
开门的是个丫鬟打扮的姑娘,约摸十来岁,容貌清秀,一见门外是她,便皱了眉,“怎么是个小乞丐。”
安铃儿并不气,将手中信封递给她,“这是怜儿姑娘交给你的。”
那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