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我是战斗机飞行员 > 正文 夜间编队(九)

正文 夜间编队(九)

已经能看到长机的两盏灯了!红色的在前面,白色的在后面。很清楚了,虽然灯光看上去还还小,比普通的星星要稍大一些,和启明星大小差不多吧。两盏灯相距的很近,这说明距离还比较远。

“关‘最大’,速度差够了,不要太大!”耳机里面后舱教员一面拍着驾驶杆一面用机内通话提醒我,他是为了引起我的注意,所以是动作信号和声音信号一起用了,为的是加深我的印象。

我收小油门,关了“最大”,检查了一遍速度,已经达到700公里/小时了,比长机大了100。昼间飞行时,我为了尽快加入编队,一般都是用不小于150的速度差的,但现在是夜间,是不能太大了,那样不安全。

“768左转。”

“768明白!”

按照地面协同好的预案,长机口令为预令,僚机口令为动令(飞行员协同时的习惯说法,严格上说应该是僚机的回答为动令),所以长机724在得到我的回答后,稍等了片刻,便开始压坡度进入左转弯了。这对我来说又是一个比较好的赶队机会,可以在速度差赶队的基础上,再利用切半径,也就是缩小我的转弯半径来帮助赶队。举个例子说明这个切半径赶队的问题:在一个运动场上的环形跑道赛跑,在内圈的运动员实现弯道超越,并不一定他这个时候的速度就比外圈的运动员大,但是因为他的半径小、距离短而比较容易地就完成了超越。

长机的坡度应该是45度,为了切半径,我把坡度直接就压到了60度,并使劲拉了点杆,让飞机尽快转起来,以便多切一点半径。

只见长机这个时候已经不在我的瞄准具右边了,已经缓慢移动到了我的右三角风挡的内侧下角处,并且还有进一步向右、向后移动的趋势。

“好了,好了,不要再切了!”后舱教员又在提醒我,同时向右扳了扳杆,帮我减小了一点坡度。切半径赶队的优点是省油门、来得快,缺点则是间隔大、入队难。“间隔大”带来观察长机困难,需要僚机飞行员扭着头;“入队难”是因为入队的时候既要减小速度差,又要缩小间隔到正常,需要做两件事,增加了加入编队的难度。如果不切半径的话,就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减小速度差,直到与长机速度基本相同。

后舱教员不让我切太多的半径,目的还是考虑到的还是“入队难”的问题,防止我顾头不顾尾,只顾着前面赶队快活,就不管后面入队的麻烦了。

长机的两盏灯间距越来越大了,灯光也越来越亮了,而且这些变化是越来越明显了。这些都说明距离是越来越近了,加入编队的关键时候就要到来!

“768改出。”长机已经对正空域,准备改平坡度了。

“768明白!”我及时回答了长机,然后跟随长机基本一致地改平了坡度。

“768加入队形!”后舱教员的声音比较急促,他是在帮我报告,所以用的是我的代号。这在平常教练机飞行中也经常这样,就是后舱教员不用自己的代号,而借用前舱飞行员的代号,有时是帮前舱报告,在前舱飞行员忙不过来的情况下。也有时是为了减少飞行指挥员的负担,让他能够迅速反应过来是哪架飞机上的飞行员在报告,因为飞行代号会经常更换的,飞行指挥员不容易全部记住,还很容易记混。

后舱教员没有让我报告而是直接就替我报告了,说明情况比较急,他已经来不及通过机内通话提醒我了,此时主要还是因为我们的速度差比较大,加入编队需要长机的帮助,不然光靠我们收油门一时间也是难以把速度差减小并消除的了。迫切需要长机同步加大油门,帮助我们减小并消除速度差。

果然,长机的后舱教员也是非常老到的,他在听到僚机后舱直接报告并且声音比较急促的时候,是一面加油门一面回答:“加油门!”并且直接把油门加满,提供了非常有力的帮助。他也没有通过前舱飞行员使用无线电和操纵油门,而是自己直接替代都做掉了,因为前舱飞行员和我一样,也是新进夜间编队的第一个带飞起落。他不亲自做的话,一是来不及,二是做不好。

开始加入编队了,长机的航行灯和尾灯都已经可以看到四射的光芒了,两盏灯的连线并且在我的右三角风挡占了一定的比例,此刻我真的来不及仔细比较占了几分之几呢,只是感到来势汹汹,那个架势就是要充满我三角风挡的劲头,搞得我头皮都有点发麻了。

油门快被我收光,减速板也被我放出来了,当我还要收油门的时候,感到油门被后舱教员顶住了,他不让我再收了,并且用机内通话安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