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我是战斗机飞行员 > 正文 双向模拟法(十)

正文 双向模拟法(十)

这个浙江小个不咋地,个子还没有我高呢,形象也比较猥琐,说话办事都没什么水平,还成天牛皮哄哄的,听说他们团、站对他评价也都不高。他是从他们军区空军司令部军训处的技术检查主任岗位上下来干团长的,所以动辄就是军区空军怎么地怎么地,把个军区空军成天挂在嘴上,好像师里根本就不在他的眼里。我从到他办公室拜访他的第一次开始,就很不喜欢他:牛什么牛?你不就是干过军区空军的一个主任吗,那不过就是一个参谋的角色而已,只能跟在后面跑龙套的。咱也不比你差,老子还干过空X军的副处长呢。虽然军没有你军区空军的庙大,但我供的菩萨可不比你的小,副处长那可正儿八经的是一个处领导啊,能够主持工作,独当一面的!

他们的无线电与我们的无线电不在一个频道里面,所以两个团的飞机之间互相是听不到的,也就互不干扰。两个单位的飞行指挥员虽然在塔台上坐在一起,但是使用的话筒不同,是在各自的频道里面,指挥着各自的飞机,所以也是互不干扰的。但是塔台这边的通信设备则因为两个频道都开着,所以在塔台上的所有人员,都可以从扩音器里面同时听到两个团使用的两个频道的声音。

不过如果换位思考的话也可以理解,他们团长在飞机里面是只能听到他们使用的那个频道的声音,听不到我们的,所以也就无从知晓我们当时的空中秩序乱成了这个样子。另外作为一个团长,我就更可以理解他了,有哪个团长不想着早点完成任务的?全年的飞行任务不就是靠着这么一天一天、一个起落一个起落地完成的吗?只有抓紧每一天,抓紧每一个起落,才能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积土成山,完成整个一年的计划嘛!

但是,想想又觉得不可原谅,这个团长实在是有点二百五!你就是无线电听不到我们的混乱场面,但是你没长眼睛啊,看不到我们的飞机那么大的偏差复飞了?你好歹也是个团长,是一个飞行指挥员,并不是一个普通的飞行员,难道说这点全局观念没有?难怪你们副师长都对你都不满意,只不过是当着我们的面他不好说你太多的不是罢了!

“724注意保持好状态,不要入云。起落架晚点放,三转弯改出再放吧。”师长作为一个老飞行指挥员,不仅临台指挥经验十分丰富,而且沉着冷静,临危不乱,对指挥原则把握的非常好,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尤其是不让飞行员再次入云这一点非常关键,尽可能防止了云中丢失状态、出云后再找不到跑道等更为严重问题的发生;其次便是让飞行员晚点放起落架,尽可能节省了油量。

若干年以后,南方某兄弟部队就发生了一起类似的问题,就是因为他们的飞行指挥员指挥原则把握的不好,摔了飞机,牺牲了飞行员。他们是转场到某山区机场降落,一飞行员穿云下降时地平仪故障,出云后没有对正跑道,一次着陆不成功,复飞了。指挥员让他建立起落航线着陆,但是没有考虑到当时的起落航线高度正在云中,从而及时提醒飞行员不要入云。飞行员又比较机械地听指挥,呆板地按照起落航线的高度飞行,结果飞机再次入云,在云中无法保持飞行状态,最后导致飞机撞山坠毁。

“团长你们都帮我把飞机看好了啊。”师长扭过头来交代我和站在一旁的副团长等几个人。他这是统筹全局,充分发挥我们群体的力量,要我们也注意目视盯着这架处于万分危机之中的飞机,一旦发现有什么异常比如说丢失状态什么的,马上向他报告,他好及时使用无线电提醒飞行员。如此一是人多力量大,几个人的眼睛肯定是比他和副参谋长一两个指挥员的眼睛好使;二是他在以主要精力指挥这架飞机的同时,还要腾出部分精力调度空中其它的5架飞机呢。不能顾此失彼,必须要全面兼顾,防止“按下葫芦浮起瓢”,别的飞机再发生问题。要知道,虽然天空很大,但是大航线很小,它只是相对起落航线号称大航线而已。5架飞机相互之间相隔2分钟,就像是一群几乎首尾相接的鱼儿,在一个不大的鱼缸里面溜边转圈呢。随便哪条鱼儿一蹦跶,都有可能发生问题,你一个照顾不到,它都有可能发展成大的问题。所以有的飞行指挥员不愿意也怕指挥调度仪表大航线,飞机多,圈数多,频繁通过“远、近距”复飞的,很累人,一不留神就会记错飞机、喊错代号、搞错圈数的。

真是歌词唱的“危难之处显身手”啊,这个老飞行员比较扎实的飞行技术功底,在这个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当然还有他临危不惧的良好心理素质,也在这个生死一线之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只见他建立的起落航线比正常的略小,但是又比小航线的大,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