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听,两个人一边说着一边感叹,一边喝酒一边互道思念之情。李白在这段时间里又走了好几个城市,欣赏了许多山水,他说普天之下蜀道最难走。
李隆基注意到李据走远,发现杨玉环的身边竟然还有一个男人,很是眼熟,“力士,你看那个人,那不是李白吗?”
“好像还真是。”高力士低着头,一脸的无奈,怎么这么巧,一遇见就是三个人,恐怕皇上又要火上几天了吧。
看到杨玉环平安,高威武也就放了心,见皇上和高公公走来,便据实禀报,“皇上,光王爷回府了,寿王妃和李白先生走进了那家酒馆。”高威武的心里酸溜溜的,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和杨玉环一起举杯畅饮。
“走,我们也去会会老朋友。”说罢,李隆基便威风凛凛地朝着酒馆的方向走去。
高力士在一旁提醒,“皇上,那您还去不去忠王府啦?”君心难测,不该问的就不能问,但是他却不得不给皇上提个醒。说到底,这太监总管也不是那么好当的,不管自己做的好不好,一旦出了事,都得自己扛着。
李隆基开始不耐烦,“不去了,不去了,朕的寿辰就在这里过,就在这里过了。”其实,他这个年纪没人喜欢过生日,过一次少一年,何况是坐拥江山的皇上,而且,就为给自己过个生日,儿子们还要争来争去的,实在很烦。
杨玉环和李白坐在酒馆里,已经开始谈天论地。
“李大哥,既然蜀道那么难走,你为什么还要跋山涉水地去那里啊?”杨玉环知道李白所谓的蜀道就是自己将来和唐明皇的逃亡之路,更是自己的葬身之地,也知道李白因此作过一首蜀道难。
“秦俄……哦,不对,我现在该叫你玉环妹子了。哎,好男儿志在四方,我这一辈子的梦想就是走遍祖国大好河山……”李白举杯邀明月。
杨玉环接过李白的话,“然后留下成百上千的美丽诗篇!”
“哈哈,知我者玉环妹子也。”李白有种知音难求之感,所以,分外珍惜。
“李大哥,来,我们喝酒!”此时的杨玉环根本就看不出来有大家闺秀的模样,在李白面前的杨玉环往往是最真实的,也不知道为什么,她就是敢于放纵自己。
上次一别已有数月,李隆基虽然对杨玉环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却不能亲眼看见杨玉环美丽的笑容,更不能欣赏她的舞蹈,实乃遗憾。今天有缘见面,切不可失去良机。还是像从前一样,高威武守在店门外,警惕不安分的环境,李隆基带着高力士走进酒馆。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谈笑间,一人带着空幽的蜀道难出现在他们的酒桌放,李白纵情一笑,“我当是谁呢,原来是小隆兄在吟诵我李太白的新诗啊!”李白的那种痴狂,那种放lang,简直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哈哈,太白先生,还记着兄长呢。”李隆基满面笑容,幸好自己没有错过这场相遇。
“小隆兄,快请坐。”杨玉环赶紧客气地让座。
一见到杨玉环,李隆基不禁伤感起来,一肚子的苦水该怎么倾诉?“玉环,哎,想当初我……我根本就不知道你叫杨玉环,更不知道寿王会把你娶走……”那种悔不当初的感觉,杨玉环又岂能不知道!
“小隆兄,让那些不开心的事过去吧,谁都没办法的。”杨玉环心想,你不知道我叫杨玉环,就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这能怪谁呢,全是命吧。
李隆基还是放心不下,“可是,你怎么出来了,寿王府会准许你这么晚出来吗?”他真怕杨玉环是离家出走,是逃出来的,又迫切地希望事实如此。
“你还别说,我也正纳闷,玉环妹子还没来得及跟我说清缘由呢。”李白和李隆基空前的一致,这杨玉环有点不适应。
“哎,是这样的,武惠……哦,不是,是我母后说今天是皇上的寿辰,她说有小道消息,皇上今天会微服出访,就在京城的街道上,最繁华的地方,所以,就派我来找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