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岳华传 > 第一百五十九章礼贤下士

第一百五十九章礼贤下士

染无锡定睛看向那个喝醉酒跌跌撞撞的红衣男子,他所去向的前方有亮光之处不是别的地方,正是魔尊苏云天的国师府。

染无锡一脸惊讶和疑惑的神情,不觉从心中生生的浮现了出来。不是说国师不在家里吗?那刚才那个年轻的红衣男子去向的又是何处,莫非这其中有奸诈。

染无锡于是觉得有必要亲自夜探了。他趁着夜色已经暗沉。天灰蒙蒙的,隐约之间有些看不清人脸。

染无锡从刚巧经过,国师府旁的一处空荡的宅院里发现了一个三米长的梯子,染无锡拿着梯子,把它架在了国师府后院的外墙上。希望隐隐能打听出些里面的人正在对话和活动的动静。

“这么晚还来到这里,有什么事吗?”屋子里传出一声沉冷严厉的男声说着道。

“圣尊,您还好吗?最近兄弟发了点财,得了点意外的收获,所以我是来给你送好消息来的……”火翼鸟晚上在外多喝了几杯,原本有些意醉阑珊,可是小风一吹,却似乎又有些清醒。

“有好消息?什么好消息。笑话,你以为人世间那些所谓的好消息可以轻易打动我吗”里面的声音沉冷着说道,“倒是你居然出去喝酒。我不是早就和你说过不要让你出去喝酒。”

说罢,里面的人声音里隐约中透露着愤怒,正要命一旁小童送客时,火翼鸟忽然说着道,“圣尊,灵儿被押解的官员送到京城来的这件事您知道吗?”

“这有什么大不了的,有什么好高兴的!”屋子里的主人说着道。

“可是圣尊你知道杜灵儿只要一抓,我们的敌人就少了左膀右臂,这对于我们以后克敌制胜会更有利的,圣尊小的可真是为您深感高兴呢。”火翼鸟对着屋子里的主人说着道。

染无锡蹲坐在魔尊的屋顶上,将两人的对话听的真真切切的。

此时,凉阶夜色半出透,微然如月光皎洁。又如同变化如真,月光梦幻有如泡影。

可是,染无锡却无心欣赏这月凉如水的夜景。对于他来说,心中疑惑的是,为何魔尊明明是在家中可是却闭门不愿见客,还有魔尊屋前的那人是谁,染无锡心里正疑惑之时,忽然却被院中的小童蓦地抬头发现,他是站在屋顶。

于是房间小童便指着屋顶上所出现的那个人放声大喊道,“来者是谁,为何只做梁上君子?”

染无锡被小童这突然一喝,怔了怔,立刻转身逃窜,屋子的主人却是没有去追的意思。只是叙叙的和小童开始讲述了一个关于发生在古时候的梁上君子的故事。

在东汉时称太丘县。据《后汉书·陈寔传》记载,汉桓帝时,陈寔任太丘长。他理政有方,秉公办事,心地厚,善于以德感人,深受人们的尊敬与爱戴。一天晚上,陈寔发现自己的住室里有个小偷躲在屋梁上,他并没有声张,而是把子孙们叫到跟前,严肃地讲了一番做人的道理。他说每个人都应该自尊自爱严格要求自己,防止走上邪路。干坏事的人并不是生来就坏,只是平常不学好,慢慢养成了习惯,本来也可以是正人君子的却变成了小人,梁上君子就是这样的人。躲在梁上的小偷句句听得仔细,羞得无地自容,跳下来连连向陈寔磕头、认罪求饶,陈寔仔细盘问,方知连年欠收,生活贫困,他才当了小偷。陈寔看他川胆贬感撞啡鳖拾搏浆不象个坏人而且确有悔改的决心,就送给他两匹绢,叫他作本钱做小生意养家糊口,那人拜谢而去。

此事传开,成为民间美谈,太丘县很长时间没有发生盗窃案件。从此梁上君子成了一个典故,成了窃贼的代称,人们把陈寔送给小偷两匹绢的事,称作“陈寔遗盗”。

小童听完这个故事不由得点了点头,可是心中却是疑惑,为何主人不去追这房顶之人呢。

魔尊微微一笑,开始讲述了一个新的成语——秋后算账。这则成语源自于莫应丰《将军吟》第七章:“有些人可不这样看,死死抱住那点黑材料,准备秋后算账呢!”

染无锡在远处偷偷听完这个故事以后,心中隐隐微沉,第二天在朝堂上的时候,蜀王问起魔尊的下落。

染无锡只是不由得蹙着眉头说着道,“微臣昨天已经去访了国师本人,可是他却不知为何并不在府上,今天我再去寻他,希望明日能为您寻到宫中。”

蜀王轻轻点了点头,淡淡的说了一声,“既然如此,那就有劳丞相,一切甚好。”

下了朝廷,染无锡径直奔向国师魔尊苏云天的府上,却见到国师的府邸大门竟然敞开。

染无锡心里正疑惑之时,却见到魔尊府上的小童,忽然迎面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