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咨询顾问公司的一位职业咨询师,从去年接待咨询以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有200多人找她“看病”,其中35岁以下者占86%,外资企业的占49%,中高层管理人员占40%。这些数据表明,白领的职业困惑太多,这年头,做个外企人实在是不易。
某外资公司的赵先生这样看待自己:说钱多吗?倒也不少,至少比一般工薪族平均工资多上好几倍。然而和挥金如土的大款比,又显得囊中羞涩了。已届中年,学历大本,在整个公司里已经不出色了;新进的年轻人,学历不比自己差,英文特棒,公司又将他们看作是有高潜力的培养对象,不出几年,年轻人就能赶上自己。一句话,外企的生活总让人感觉到,未来的生活实在无法预测。外企人总是一边野心勃勃地规划着未来的生活,至少比目前奢华、殷实几倍,一边又忧心忡忡地担忧未来的日子,说不定连现在的水准都无法维持。
在一家跨国企业一路攀升,已做到华东区人力资源总监的刘先生,是朋友及同仁心目中的成功者。但是,他说:别看我今天风风光光坐在这里,但两年后我坐在哪里很难预测,因为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明天我所在的部门乃至企业往何处去,我无法控制,能把握的只能是提高自己的实力,以强硬的“金钢之身”迎接风雨挑战。
外企是年轻人的战场,每天十几个小时的紧张工作,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奔波,费尽心力,千斤重担压在心头,不敢有一刻放松,哪管睡眠几许,餐饭几何?长此以往,焉能不病?一旦病倒,又岂有不被解雇之理?所以很多人心里时时自警:千万别有来自自己身体的危机,别被自己打垮。
来自外界大环境的冲击,来自后起新秀的挑战,来自自身的危机,这一切的一切都让白领们感叹:尽管生活不是一团麻,但总有解不开的小疙瘩。困惑虽然多,但生活还得继续,只能希望明天会更好。
认真考虑的问题作为职业女性,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在职场中,男性扮演的角色通常会比女性重要?为什么在同等条件下职场会更青睐男性而不是女性呢?为什么自己在职场混迹多年,却总是得不到提升呢?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这应该是正处于职场“停电期”的职业女性认真考虑的问题。
阻碍一:过分依赖徐银美小姐去年刚刚大学毕业,相对于office里那些年过半百的大妈级同事来说,她的到来立刻让昔日里死气沉沉的办公室变得活跃热闹起来,特别是那些年轻的男同事有事没事都爱跟徐银美开开玩笑,争着帮她买买午餐、打打水什么的,甚至是帮她完成工作。可以说,徐小姐每天在办公室里的工作、生活既安逸又舒适,时间长了,她对一切都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依赖心理,这也为她以后的工作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一次,她随办公室主任出差南京参加一个会议,临场前40分钟主任突然交给她一份资料,必须在会议开始前制成一张表格。这时,让徐小姐汗颜的事情发生了:以前制表格自己从来都是依赖办公室那些“护花使者”,现在到了非得自己上战场的时候,自己却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很简单的一张表格,徐小姐用Excel摆弄了一个多小时还没有搞定,结果把自己陷入了一片狼狈的境地,而主任对她的能力也开始怀疑起来。
处方———摒弃自己依赖他人的惰性思想,凡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最好还是自己亲自操刀完成,一来可以使自己更加熟练,二来也可以减少自己欠下的人情债。
阻碍二:闭涩害羞年过三十的周女士在职场打拼已经有七个年头了,虽然工作兢兢业业,但是从刚刚步入职场到现在她的工作一直还是“原地踏步走”,而比自己后来的几个男同事都已经登上了副处和副主任的座位。原来周女士从学生时代起就一直有说话脸红的习惯,每当遇到公司讨论销售决策的时候,那些男同事一个个滔滔不绝、神采飞扬,而自己明明有更为上佳的想法却一直无法说出口,结果总是错过了让老总眼前一亮的机会。而那些男同事经常为了一个方案讨论得面红耳赤,结果自然是引起了公司高层的注意和兴趣。闭涩害羞是职场女性最致命的硬伤,即使自己的想法能为公司带来更丰厚的利润,如果在关键时候自己因为害羞而卡壳儿了,或者得不到合适的表达,那么一切还是等于零。
处方———在这一点上,职业女性应该多向男性学习,一旦能够吸取他们直率大方的精华,不管是对自己在职场的晋升还是在交际圈的入流,都是一次极佳的瓶颈突破。
阻碍三:寡断拖拉在做同一件事的过程中,男性往往表现出一种很果断的气质,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