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爵位啊,可以连带家里人一起享受的荣耀,而且国君府还会给你发爵禄,光宗耀祖的事情。
谁不干?
“诺!”
一群人纷纷拱手,齐声应命,战意滔天。
赢枭也拱手道:“君上放心,末将必自当全力,攻下越夷城!”
“好,好!那赢帅来发布军令,什么时候出征,寡人便在这里等着!”
赢枭点了点头,又拱拱手,站出一步,开始调集军队。
随着他一道又一道军令发出,各个单位该这样该那样,分配的井井有条。
徐灵也在旁边围观了一场战前动员的大会,赢枭对攻城的一切安排,的确是在心里打了腹稿的,可以说是滴水不漏。
但战场上最忌讳的就是滴水不漏,变化太多了,这么布置,并不算出彩,但可以算是稳妥。
军队与军队作战,用的不是奇谋,在现实中大多数用的都是阳谋。
军队与军队之间,比拼的也是各自的兵力和装备,以及士气,最后才是个人的作战能力。
灵人和蛮人相比,蛮人的身体能力当然更强,而且现在蛮王的兵力其实还是比灵军要多的。
可灵君的优势,就在于士气、装备这两样。
当装备和士气远超敌军的时候,敌军的优势就会被覆盖,而他们的优势也必不会明显。
更何况,现在有了这些攻城器械,赢枭攻城的信心就更多了,不光是他,在场的将领们,全军的甲士们,也都是这么想的。
在观摩过新式攻城装备的演练后,所有人都懵了,原来攻城这么容易,在他们眼中,攻城战是最难打的一种战役,城邑毕竟在人的眼中就如同山一样,在战场上你还要避开敌人的攻击,冲进城里,这将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事情。
虽然春秋时代,大多数都是绅士战争,攻城战极少,诸侯们都给互相留了些面子,但只要一发生攻城战,势必是血流成河的战役。
每个人要在攻城战上,都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因此战前动员就非常重要。
士气的提升也很难。
可现在却不同了,一番军令下达之后,赢枭这才扭过头,朝徐灵拱了拱手:“君上觉得,末将这番调配可行吗?”
徐灵当然是不懂打仗的,这个时候,决不能说不行,反而还要多多的捧一捧赢枭。
“赢枭啊,你已经是我灵国大帅,军中有什么调配,寡人不用知道,也不必知道,寡人只要一个结果,寡人要赢!你能做到吗?”
赢枭深吸一口气:“能!”
“好!那赢帅此刻就可以出兵了,寡人也要随行军中,亲临观战!”
“诺!”
……
大军浩浩荡荡的出了城。
不但是军中士气高涨,连庶民们也是士气高涨。
因为这次出征不同往常,他们要去夺回越夷城,而且,国君也亲自驾到,亲征战场!
这带给越夷城庶民的感受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
有一个主心骨在,无论怎么样,军中士气都会成倍提高。
废话,国君都亲临了,这场仗还能打不过吗?
当然,若国君亲临,打仗还打败了,那对于整个军队,甚至整个灵国,都是一个剧烈的打击。
徐灵赌的不是败,而是胜,必胜!
他有充足的信心,穿越两年来,他在灵国所做的一切,现在已经全部集中在这一支部队上。
他需要一个成果,来肯定自己的所作所为。
如果这一战败了,灵国势必会进入一个瓶颈期,而且东南列国的局势,也势必会发生变化。
首先就是楚国,当楚国得知灵国其实没那么强,居然打败了,那他们就不会太注意灵国了,相反,还会加快攻伐北方诸国的进度,这样一来,诸国危矣,虽然还谈不上灭国,但那些小国肯定是逃不掉的。
其次是越国,本来停歇的手脚,肯定会又一次暗中行动起来。
灵国和吴国的联盟,也会不攻自破。
越国纵然还有些忌惮,但也自持灵国打了败仗,不会把灵国放在眼里,到时候无论徐灵要对周边的国家做什么手脚,越国都会插一脚进来。
你往北边出兵,我就往南边骚扰你,你往南边出兵,我就往北边骚扰你。
反正就是每个消停。
这一战,当然也决定了未来的局势。
现在三夷部落已经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