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我在古代当暴君 > 第126章 入灵伐交

第126章 入灵伐交

“大司马,我国如今正欲图北伐,这可是王上亲自制定的国策,岂能说改就改?”沈庄冷冷的说道。

斗亥面无表情:“国策应随局势的变化,而灵活运用,大司徒一气死用,楚国危矣。”

“话不能乱说,现如今我国无论是军备、粮草、物资都在往北方聚集,这么多东西,如何能在短时间内回调南方,让你去伐灵?大司徒口中的灵活运用,岂不是胡言乱语?”

斗亥还是那副样子:“灵国侵占扬越,便是在王上的枕头下插了根针,你让王上如何睡得着吃得香?让强敌环伺,若不去抵抗,还妄谈什么北伐,哼!”

每次遇到这种事,楚成王就闭着眼装睡。

楚国朝堂上的言论尺度还是比较大的,若是遇到重大关头,一些卿大夫是可以指责王上的不对,当然,楚成王本身也是一位明君,楚国也一直走在上坡的道路里。

只是,对于怎么伐灵,是伐交还是伐兵,楚成王还拿不定主意。

他想等这两位卿大夫多多争论争论,好听听两人的间接。

吵架是正常的,若是一个朝堂里不吵架,那反而就很不正常,因为如果丧失了平衡,那就说明朝堂中只有一个当家的人。

就比如现在的灵国,徐灵是一个人当家,无论你是什么官职爵位,既然国君下了决策,那你就得听国君的。

这是徐灵有意在搞中央集权,让自己成为灵国权力最大的君上。

这不像楚国,楚国是王、大司徒、大司马,三方角逐,互相牵制,这是楚国的祖制,就是因为先祖知道,君王不可刚愎自用,要多听忠言,多在朝堂议事讨论,这样才能避免闭门造车,有利于君王做出正确的决定。

当然,君王的权力是最大的。

传到楚成王这一代,其实祖制已经是比较虚了。

朝堂上当然也有权臣,当然也可以随便谏言,但君王拥有‘一票否决权’。

也就是说,随便你出什么计谋,如何上谏,我都可以否决你的意见。

两人越争越激烈,面红耳赤,但表面上还都是稳得住的。

沈庄和斗亥都有一批站在他们立场上的同僚,一时间朝野也是被分成了两拨,一波主战,一波主外交。

楚成王听得不耐烦了,舔了舔干瘪的嘴唇,说道:“本王意图派使臣入灵,先和灵君商量商量,让他不要进攻扬越,我国必定以重礼谢之,斗亥大夫的意见也不错,只是,我国资源北倾,无法南移,这是个很大的动作,势必会惊动北方诸国,本王决不能让他们喘上这口气来,若中断了,北伐又要重头来过,那宋君空谈仁义,实图称霸,假君子也,本王势必要踏平宋国,还天下一个清白!斗大夫就不必多说了。”

斗亥知道争辩也是没用的,很大程度上,他都还是为了保持和沈庄的政见不合,无论沈庄怎么看,他都要站在相反的立场。

只有这样,王上才会重视他,朝野中才有他的位置。

如果连斗亥都开始和沈庄站在一块儿了,那王上还要你干什么?

让你当大司马的目的就是为了制衡大司徒的势力,如果有一天,他斗亥和沈庄穿上一条裤子了,那也就是他退休的时候了。

同理,沈庄如果和斗亥穿上了一条裤子,他也可以退休了。

朝堂上的议事,看上去非常激烈,大家互相争论,颇有活力,但其实,这里面早就定了的,就像背板一样,你必须怎么说,他必须怎么说,反正一切都看君上的决策。

很快。

使臣出楚,而入灵,直接南下,前往徐灵目前所在的越夷城。

而这整个过程当中,赢枭和车鹿已经带领着灵国大军横扫了越夷很多地区和部落,村庄。

捷报连连传来,徐灵也发信让他们采用温和一些的手段,不要赶尽杀绝,如果惹恼了扬越这些上百个部落,那扬越就没有用了。

无论是多么肥沃的土地,如果连人都没有,那土地就是没用的。

人才是基础。

相信赢枭和车鹿两人也不会做出太过分的事情。

扬越总体来说还是要采用一个怀柔的战术,这才利于徐灵往后的布局。

总而言之,楚国是不敢拖时间的,眼看灵国大军南下,扬越部落处处沦陷,他们再拖一会儿,那就晚了。

所以,第三天的晚上,徐灵在越夷刚刚修好的将军殿中见到了楚国使臣。

现在这座将军殿只是简易的修补了一遍,看上去不算太破旧,起码不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