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威风凛凛,站在青铜战车上,手持铜剑,抬首轩昂。
“报!楚军已至泓水对岸!”
“报!楚军已准备渡河!”
“报!楚军开始渡河了!”
随着三道斥候传令,众人都得知了尹子文已经带着大军杀了过来。
宋襄公身边有个谋臣,名叫公孙固,见状大急:“君上,敌众我寡,趁此时快速出兵,可一举击溃楚军!”
宋襄公紧蹙着眉头。
远处泓水河岸,大量楚人已经开始渡河,河水淹没他们半截身子,正是最好的时机。
如此出兵,楚人绝对无法迎战,战斗力也会大打折扣。
宋襄公一心想等灵国来救,攻楚同舟,以吸引楚军的注意力。
长久以来,宋襄公觉得宋国一定会避开这一次危机,因为徐灵已经答应过他。
所以,对于泓水这一战,宋襄公其实并没有多少主战之心。
他摇了摇头:“我仁义之师,岂可趁人之危?不推人于险境,等他们渡过河水再战!”
公孙固一愣,脸都憋红了。
可对面这位是他的君上,君上决定的事情,他又能说什么?
连番的作战,数个月来,宋军早已疲劳。
楚军也因为几次大败,险些全军覆没,到此时,他们仅有五百余乘,而宋军同样也是损失惨重,退到泓水这边时,后方的粮草才刚刚运上来,因此才敢在这里与楚军一战。
他们仅有三百余乘。
而这数万人的战场,其实并没有多少空间去打。
趁楚军渡河发动攻击,是最好的机会。
“君上,切不能怠慢军机,现在出兵,可落楚人于泓水,您瞧,他们半截身子埋在水中,根本无法作战,这一役,我军是必胜的!”公孙固叫道。
宋襄公不耐烦的瞪了他一眼:“寡人心意已决,休得再谏!”
同时,他心里其实也知道,现在是最好的时机,但让他出兵主动去打,却没多少动力。
灵人该出兵了,到那个时候,楚人再强,也将沦为败军。
这一战,其实打不打都可以,他想做的,其实更多的是,拖一拖。
公孙固跺了跺脚,心觉可惜。
过不了多久,楚军依次渡过泓水,开始在他们对面排兵布阵起来。
“君上!他们渡过来了,趁现在,他们军容凌乱,并无锐气,可瞬击冲破,我军士气正盛,无惧楚人!”
宋襄公叹了口气,又说:“君子用兵,不击鼓何以成列?何必用这种诡计?寡人要与他正面对决,一较高下!”
公孙固气得,浑身颤抖。
心里也不知道腹诽这位君上多少次了。
在之前的作战中,宋襄公就经常如此,自诩为君子,行仁义之师,与楚人作战,败多胜少。
现在依旧如此,大局已定,宋人危矣!
公孙固蔼然叹气,已经没有再谏言的动力了。
咚!
咚!
咚!
楚人开始击鼓,大军沿途而上,戈甲精锐,朝着宋军大阵冲杀上来。
隆隆嘶吼声,伴随着阴云,与泓水上方,遮盖了阳光。
宋襄公一把抽出铜剑:“出击!”
咚!
咚!
咚!
同样是数声击鼓响起,宋军面对面朝着楚军冲了上去。
这一刻,鲜血开始喷洒,宋人节节败退,迅速被大量的楚军吞噬。
厮杀声和兵戈声不断传入宋襄公耳畔,战场上瞬间一片惨不忍睹。
宋人被杀的断肢断头,血流如注,楚人也是死伤无数,冲在前面的楚军当场成为了第一列交锋团队。
然后大量的楚军从两侧包抄了上来,将宋军逐渐包围,想要一口吃下。
尹子文乘马站在河对岸,一脸得意之色。
他那花白的胡子此刻也被风吹的左右摇曳,嘴角噙着笑容。
一位楚大夫同样乘马而来,在尹子文身边停下:“恭喜将军,要胜了!”
尹子文点了点头,回头看向他。
此人也是楚军中一员大将,名叫斗勃。
“前去叫阵,再佯做战败撤回,今日我要活拿宋襄公!”
“诺!”
快马飞驰,迅速渡过泓水,斗勃扯开嗓子大叫,各种污言秽语喷出,还大骂宋襄公妄图称霸,自不量力